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莴苣地头价跌至1角多1斤 超市零售价仍高居不下

来源:现代快报
2011年04月28日05:30
地里不少莴苣都开花了 快报记者 陈泓江 摄
地里不少莴苣都开花了 快报记者 陈泓江 摄


  “要莴苣吗?便宜得不得了!唉,今年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呀,你看看都堆在这了……”昨天,在常熟市梅李镇新丰村,农户一提起莴苣的价格,无不一脸的失望。阳春四月,正是莴苣上市的大好时节。然而,原本八九角钱一斤的莴苣价格迅速跌落到1角多钱左右。丰产不丰收,让原本期望甚高的农户们叫苦不迭。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许多莴苣陆续开花,该镇至少千亩莴苣将难以上市销售了。

  快报记者 陈泓江 何洁

  1000多亩莴苣没收割

  昨天,有读者向快报反映,常熟梅李镇出现莴苣大量滞销现象,有的已降到几分钱一斤。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了梅李镇新丰村。据梅李镇农副中心主任霍建新介绍,常熟市正在打造蔬菜“一村一品”专业村,以促进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新丰村几乎家家种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近5000亩,其中莴苣4000亩左右,产量占到了常熟市的60%-70%。“每亩可产莴苣5吨,4亩也就是2万吨的收获。”

  新丰村距离苏嘉杭高速董浜出口很近,仅有1公里多的路程。在前往新丰村的路上,记者发现偶尔有一辆运输蔬菜的卡车经过,车上只有少许的莴苣。“现在这个时节,正是莴苣的旺市,以往这里都是收莴苣的车子。外地车辆一天也有三四十辆。”看着经过的卡车,霍建新不由叹了口气。

  “3月下旬至4月初刚上市时价格还不错,过了两三天价格就直往下掉。”霍建新说,价格往下跌5分、1角,农户都可以接受。下跌2角已经不得了,可没想到一下子就从8角/斤的价格跌到了2角/斤都不到。据介绍,目前地里还有1000多亩的莴苣没有收割,大约在5000吨左右,而其中真正可以卖的仅占到一半左右。

  滞销莴苣都是露天种

  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莴苣的销售呢?“日本地震后,说是有核污染,将我们的莴苣‘搞砸’了。”农户徐解明称。新丰村的莴苣叶上到底有没有检测到放射性碘-131呢?霍建新坦言,从未做过相应的检测。“检测要到省里。”霍建新说,从习惯上来说,其实市民一般不大会食用莴苣的叶子。而且媒体也澄清,在莴苣叶上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是极其微量的,属于表面附着,浸泡清洗就可以清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事实上,滞销的莴苣都是露天种的,大棚里产的影响不大。”

  包菜萝卜价格也跳水

  采访中,霍建新还称,目前农产品的价格都普遍下滑。价格下滑厉害的不仅仅是莴苣,还有包菜、花菜、萝卜等蔬菜。“包菜原来一元多一斤,现在一两毛一斤。”

  “唉,这菜价格非常低了,却还是难销。”新丰村14组农户朱健康指着一堆包装好的花菜说,每包花菜50斤,整包才卖2.5元,平均每斤5分钱。“就这价格还算好的,还有比这低的,每斤才卖两三分钱。”

  霍建新说,包菜现在是每斤一毛左右,以前贵的时候1块多,正常的也在四毛至六毛左右。花菜在去年这个时候,每斤也是1块多,“这两样菜价格跳水也严重。”此外,萝卜和番茄价格也跌了,萝卜每斤两三毛,比以往跌了一半;番茄价格去年是每斤2元,现在也只是每斤1—1.2元了。

  莴苣零售价很“坚挺”

  莴苣的地头批发价跌落至1毛多一斤,依然无人问津,而市场上的零售价却依然居高不下。

  昨天下午,记者在梅李镇苏杭时代超市内看到,尽管莴苣上方的价格牌上醒目标注着“促销”两字,但价格依然很“坚挺”,为0.98元/斤。在苏州市区桃花坞大街上的菜场内,记者询问一圈后发现,莴苣的价格普遍在1元至1.5元/斤。

  “前两天,我还接到甘肃、宁夏等地的电话,称那里的莴苣1.5元/斤都买不到。”霍建新说,目前,镇里有蔬菜钢架大棚1300多套,此次大棚里生产的莴苣由于提前上市,卖到了好价格。从下月开始,他们将在新丰村全村推动搭建钢架大棚的工作。

  针对此次莴苣价格“低贱”的问题,霍建新表示,他们还积极联系了常熟市海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想办法增加销售力度。“海明农业的蔬菜是直供大润发超市的,可以在超市内进行莴苣单产品的促销,减少农户的损失。”

  破局·支招

  “种菜赔、买菜贵”如何破局

  一边是农村蔬菜收购价“跳水”,一边却是城市零售市场菜价“高企”。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一些省市出现“种菜赔、买菜贵”迷局,这一怪象在“菜地”和“菜摊”的供应链两端同时出现,暴露出“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困局,折射出一些地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还没有落到实处。

  一些地方蔬菜出现“价跌卖难”现象,首先是因为种植面积扩大、结构失衡和集中上市。不仅如此,“迷局”背后隐藏的更大症结是,从“菜地”到“餐桌”过程中,存在着“流通强势、生产弱势”的潜规则,高企的物流成本、中间环节多且层层加价、销售成本上涨、农超对接困难等,共同导演了“种菜赔、买菜贵”的怪象。

  记者调研发现,打破“种菜赔、买菜贵”的怪圈,对各级政府调控能力是个考验,需要多管齐下,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真正硬起来。针对流通环节的问题,专家建议,政府除继续落实“绿色通道”优惠外,应通过建立城市蔬菜直销点、税费减免等措施来缓解蔬菜流通负担,特别是出台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参与到初级农产品运输中来,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

  有关专家表示,破解“菜篮子”难题,还需要实行严格的价格监管,加强种植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监测,定期发布权威的产销信息。同时要完善农产品收储和托市调控机制,在保障蔬菜产销各方正当利益的同时,坚决打击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菜价“大起大落”。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UN1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