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记者探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公益乐趣胜于名利(图)

2011年04月29日07:45

  2.面向乡村学生:好的图书馆相当于免费大学

  “我读中学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已在围场做义工近一个月的金晓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向记者介绍,立人的书主要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

  记者注意到,甘泉乡村图书馆里张贴的阅览须知里,第一条就明确:任何人均可在馆内进行图书阅览,无须持证或交费。但在目前,学生显然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阅读主力,“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多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而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则寄托了以知识的甘泉润泽一方之意。“学生和教师是乡镇求知欲最强的人,加上当前农村的成年人大多需务农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推广国民阅读从学生做起显然最有效果。”曾琳介绍,“立人”的分馆大多建在当地的学校内或周边,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现在到立人那里借书的学生比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多得多。”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对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特别担心学生们看课外书多了会对升学造成不利影响。

  围场一中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是我省中小学校一级图书馆。记者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相较立人图书馆的书,这里的书整体有些偏旧,但优点是图书副本多,一些有关单位捐的图书副本达十几本之多。

  记者观察发现,有几排书架上的新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像是有人借阅过。“那些书是出版社捐赠的滞销书。”一位老师说。

  围场一中的图书馆应是这个县最大的图书馆。4月25日,在围场的县图书馆,记者没看到前来阅读或借书的读者。

  “来我们这里的读者很少,主要是老年人。”县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读者少的原因可能是新书太少,“我们一年的经费才4.5万元,包括购书、杂志和订阅报纸以及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还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连这点钱都没有。”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各级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基于这样的现实,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萌发了创建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的李英强希望,“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起点。”

  于是李英强提出了三个口号: 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目前正在湖北拓展立人乡村图书馆事务的李英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建成立足于乡镇、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他的目标和理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