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片子竟让冯小刚“梦想了十多年”,到底是什么题材有如此的吸引力和震撼力?随着冯小刚、刘震云几次披露,《温故1942》正式浮出水面
冯小刚曾多次被问到“你最想拍的影片是什么?”他的答案始终没有变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温故1942》。经过十年的漫长等待,冯小刚终于要在今年年底圆梦。尽管这部“反映中国人的心灵史”的影片尚未开拍,但4月26日,记者还是多方采访,从历史、小说、电影三个角度了解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真实面目。
历史
许多地方发生“人吃人”惨状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分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1000万人口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摔死者无数。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以“影响抗战士气”、“妨碍国际视听”为由,对灾情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很久以后这场特大饥荒的真相才被曝光,当时竟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小说
刘震云对历史观的审视
1993年,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发表。小说以平民的视角,耐心地倾听历史在不同人口中发出的不同声音:姥姥的1942已经淹没在她92年人生历史中频繁的死人事件里;地主范克俭的记忆却是“那年俺家烧了一座小楼”,烧死了里面“闹事”的饥民;对于当年的县笔录书记来说,他只记得那年的赈灾义演由他来主持……
小说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如当年《大公报》的报道《豫灾实录》、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探索历史》等等,将在天灾和蒋介石政府压榨下发生的逃荒、卖儿卖女的惨景揭开一角。刘震云说,这种“温故”绝不是简单的史料钩沉,或借过去的民族灾难赚现代人的眼泪,温故的目的是对一种历史观的审视。
电影
重现吃树皮挖野菜
早在1994年,在颐和园跟王朔一起写《一声叹息》剧本时,冯小刚就萌生了把《温故1942》拍成电影的强烈欲望。“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灾难,而非常缺乏对灾难进行反省的作品。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冯小刚如是说。他透露,故事将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沿着灾民逃荒的路,影片的主角老东家一家人,及佃户瞎鹿一家人,在路上以不同的方式死去的过程。另一条线索则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我们会重现吃树皮、挖野菜等历史场面,剧组还会重建旧机场、搭建旧时期的老街,任务很重。”
目前,冯小刚正忙于影片的案头工作,他计划用5个月时间制景、挑选演员,而记者了解到,这部讲述河南大饥荒的故事也将来东北取景,铁岭调兵山蒸汽机博物馆有望出镜,重现1942年的洛阳火车站。据悉,影片于今年10月开拍,2012年暑期档上映。
本报记者 唐晓诗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