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瑞士拟修法打破“大到不能倒”法则银行过失纳税人将不再买单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5月03日08:30
  “大到不能倒”成银行护身符

  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的银行中存放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一直以来,这个为全球管钱的“钱匣子”都是信誉、可靠和安全的代名词,人们都认为在瑞士的银行存款万无一失。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简称瑞银)曾一度濒临破产。一些客户失去了对瑞银的信任,在当年的1月至9月间,共有1400亿瑞郎的资金被客户提出。

  为此,瑞士政府不得不动用“紧急法”出手援救,瑞士中央银行也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竭力挽救“命悬一线”的瑞银,以稳定瑞士作为金融中心的信誉,避免因瑞银倒闭对全球客户利益、瑞士经济安全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但是这样一来,瑞银虽然渡过了危机,却把财产再度缩水的风险转移到了瑞士政府及央行的手中。

  正像美国政府出手850亿美元拯救全球保险业“龙头老大”美国国际集团(AIG)一样,这一事件也同样在瑞士银行界演绎了“大到不能倒”(toobigtofall)这一词汇的现实含义。

  “大到不能倒”,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规模越大,涉及的商业领域越多,与本国及全球金融系统联系越密切,政府就越加不会坐看其破产,一定会对其施以援手。因为这种企业一旦倒闭,其在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极为惊人。这样一来,“大到不能倒”俨然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护身符。

  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到不能倒”已经成为瑞士政经两界最常提到的词汇之一,人们都在思考,怎样才能避免政府和纳税人因“大到不能倒”而受到大银行的“绑架”。

  修法增加银行抗风险能力

  汲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瑞银的前车之鉴,瑞士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在本国银行业打破“大到不能倒”这一大银行的护身灵符,避免再让国家和纳税人为银行本身的过失买单,最新推出了国家银行法修改议案草案。

  该草案提出,瑞士前两大银行集团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简称瑞银)和瑞士信贷集团(简称瑞信)应提高自有资本份额,要求银行将自有资本比例增加至19%。这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全球各国对银行自有资本的最高要求,远高于国际上对这一指标10.5%的规定。自有资本一般由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一般来讲,一家银行的自有资本比例越高,则自身抗风险能力越强。瑞士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未来一旦出现财务危机,银行能够有较好的自救能力。

  该草案目前已经在瑞士联邦议会中进行讨论。一旦获得通过,法案本身将于2012年初生效,但有消息说该法案中涉及的具体法律条规的切实贯彻落实将拖后至2019年。

  瑞士央行副行长托马斯·乔丹对此发表评论称:“如果这一草案能够获得批准,那么银行自有资本比例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到不能倒"问题,降低金融风险、化解潜在的危机。”

  政府纳税人不再被“绑架”

  瑞士是全球名副其实的银行王国,其银行体系由州立银行、大银行、地方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银行和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其他银行组成,全国银行总数达数百家。其中,瑞银、瑞信等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更是汇通天下、客户遍及全球。

  在瑞银因金融危机成为热点话题后,瑞士朝野各界人士就曾对此发表看法。瑞士金监会负责人曾言:“民主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放眼未来的框架规则,让国家经济和银行业在遇到危机时能有一定的回旋余地。”瑞士央行副行长托马斯·乔丹也曾表达过相同意见:“银行现在不得不重新定义自己,尽量降低风险,适应瑞士的需要。”

  正是由于这种呼声,瑞士联邦政府设立了一个由前联邦金融负责人皮特·斯涅根泰勒带领的专家委员会,研究如何对大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加以控制,告诉政府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在面临破产时会威胁国家经济的大银行。2010年10月,专家委员会公布了一个总结报告,要求瑞银和瑞信必须拥有更多的自有资金储备。由此,才有了后来的国家银行法修改议案草案。

  但是该草案公布后,受其直接影响的瑞银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瑞银总裁奥斯瓦尔德·格吕贝尔批评这是对银行财产的过分要求,不仅将影响瑞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影响瑞士的竞争力。草案一旦通过,将造成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

  瑞士银行家协会主席玛格利许也持相同看法:“现在国际间银行界的竞争环境已经非常残酷,如果瑞士前两家大银行瑞银和信贷必须将大部分资金融入自有资本,无疑将削弱其竞争力。”

  瑞士财政部长施鲁姆普夫则认为,瑞士的情况比较特殊,银行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实行比其他国家更加严格的银行法规顺理成章,“严格的银行法规能够为瑞士营造一个可靠的金融形象,同时为瑞士人创造安全感,因为新银行法意味着将来国家不必再为银行的过失买单。”

  金融危机之后,美、英、德等多个国家都汲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及金融改革措施,对本国的大企业、银行及财团进行限制,避免其再度成为吸收政府救助资金的“无底洞”。正像瑞士财政部长施鲁姆普夫女士所言,如果瑞士的银行业界想要继续坐稳全球银行业第一把交椅,保持“世界上最安全银行”的称号,那么银行本身势必应该反省自身,提高自我抗风险能力,而不是把责任过多地放在政府头上。新的瑞士国家银行法草案,或许是使政府和纳税人不再被大银行“绑架”的一种途径。

  崇山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