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披露我国滨海湿地每年减少2万公顷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5月04日08:17
  ●2009年,我国457个入海排污口337个超标

  ●2001年以来,我国赤潮灾害骤增3.4倍

  ●珊瑚礁分布面积在近40年内已减少80%

  本报记者蔡岩红

  我国近海水域荒漠化严峻。如浙江余姚黄家埠等排污口邻近海域出现无生物区,无底栖生物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锦州湾五里河口有7平方公里的“无生物区”等。这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披露的。

  报告认为,近海水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陆源污染累积造成的。中国经济近三十年来外延式的增长,使得海洋环境污染面积居高不下,污染范围不断扩展,已逐步从近岸向近海、从海水环境逐渐向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延伸,从一般污染物向含有毒有害污染物扩展,从单一工业污染,逐步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污染等复合污染转变。2009年国家海洋局对我国入海排污口的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45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337个排污口存在超标现象,陆源污染累积影响造成的近海水域荒漠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报告认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我国主要经济区邻近海域,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自2000年以来,我国近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占我国近岸海域面积的一半。有害藻华和水体缺氧是近海富营养化所导致的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1年以来,无论是发生频次还是涉及的海域面积,中国赤潮灾害骤增3.4倍,赤潮发生有从局部海域向全部近岸海域扩展趋势。

  报告介绍,海洋生态系统多样,典型的生态系统有滨海湿地、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价值巨大,维系和提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多种资源。但研究发现,由于围垦、筑坝等海岸带不合理开发活动,已导致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丧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滨海湿地以每年2万多公顷的速度减少,潮间带湿地已累计丧失57%。目前黄海南部和东海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已下降30%至90%。

  目前,我国主要河口生态系统大多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珊瑚礁环境丧失更是严重,分布面积在近40年内已减少80%。

  报告分析称,影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因素很多,直接的原因有大型围填海、过度捕捞和海水养殖、陆源排污等。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围填海总面积从8241平方公里增至1338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增围填海面积285平方公里。围填海造地是影响我国近海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广东大亚湾沿海岸线由于围海造地、海水养殖、码头舶位等因素,造成约80%的海岸带完全改变了属性。大亚湾沿岸天然的红树林面积稀少已不成林。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