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媒体称“被民调”成普遍感受 变成操弄民意工具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05月05日01:13

  本报特约评论员

  继爆出广州出租车起步价将调至10元后,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再次爆料称出租车调价的民调结果已经出来了: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接受委托,今年3月开展出租车专项调研,调查发现,对于将的士起步价调整为10元的建议,市民认为“不太合理”和“不合理”的比例居多,为57.9%。

  韩委员是市民熟知的公众人物,其爆料又有理有据,想必不会有假。只是,民调结果既然已经出来了,为什么不由政府部门公开,而由韩委员在微博这个非正式场合“透露”?这很奇怪,根据韩委员透露的数据,市民认为调价“合理”的比例很有可能为42.1%(100%—57.9%),老实说,这个结果不算太坏,一项调价决策能够获得将近半数公众的拥护,其实并不多见。有关部门没有及时把这一“喜讯”公之于众,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其他的考量?

  当然,韩委员微博透露的信息毕竟有限,民调结果是否科学可信值得怀疑。“57.9%”只是一个结论性的数据,至于这个数据如何换算来的,3月份的“专项调研”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当时都有多少市民参与其中,参与者又由哪些人群构成等关键信息,还不得而知。民调数据是公共政策获得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但民调数据要具备说服力,还需要以上关键信息的支撑,否则,民调数据就有可能是暗箱操作的结果。

  事实上,42.1%这个将近半数的拥护率,与此前颇为激烈的舆情态势相对照,着实有些偏差。更何况,民调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一开始就应该获得高调的宣传,但实际情况却是,如果不是韩委员微博的透露,别说民调结果,就连民调这回事,恐怕很多市民都毫不知情。民调民调,“民”竟然不知道,这一次,公众“被民调”的可能性极大。

  值得一提的是,言及“被民调”,这还不是孤例,最常被人们言说的还有两例,一是今年3月份的公租房需求调查,当时收到的调查问卷只有两万份,以至于有人得出广州公租房“粥多僧少”这个明显偏离事实的结论;另一例是近日引发群情激昂的番禺祈福新邨物管费涨价事件,其焦点在于物管征询意见时把未有反馈意见的33907户业主视为“同意涨价”,以至于被舆论称之为“强盗逻辑”。

  接二连三的“民调”疑云,让“被民调”已成为一项普遍感受,好像民调反映民意是假,通过民调操弄民意才是真。可以说,低调宣传、敷衍了事、设置问题陷阱、玩弄数据游戏已成为那些“被民调”案例的惯用伎俩,并有渗透到城市公共生活方方面面的迹象。“民调”有此境遇,让人对“民调”本身的正面价值产生不该有的抗拒,进而对任何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产生先入为主的疑虑。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公共决策引入民调是敬畏民意的表现,需要给予肯定,但民调还不止于对民意的征集,民调结果能不能如实、完整地反映民意,才是民调是否有价值的关键。一个征集民意的姿态往往很好摆出,但如何征集、选取什么样本征集自有其严格的程序要义,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决策者如果只对征集民意负责,而不对反映民意负责,那么民调的过程也就太容易被操弄了,民调的结果也就毫无价值可言,甚至会与事实南辕北辙。

  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常设的专项调查组,对各项公共政策中的民调结果进行核查,如有发现弄虚作假、操作民意的情况,必须严惩不贷,以为“民调”本身的正面价值正名。

(责任编辑:UN91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