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证指数失守2900点。国内股指期货连带下挫,主力合约跌2.60%。
研究股指期货的赵立臣已看不到这一幕,今天是他的“头七”忌日。
一周前的4月28日,申银万国研究员赵立臣跳楼身亡,年仅33岁;在他之前,还有包括中金公司研究员“猝死”、普华永道女硕士“过劳死”、伦敦金融城中国区首代“自杀”等意外先后发生他们同样年轻,事业刚刚起步。
金融行业一贯的积重,在这些极端案例的冲击下变得更加真实。
死亡谜团
4月28日,赵立臣从平时工作的11楼一跃而下,这层楼是申银万国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总部所在地,赵在该部门从事股指期货研究。
即使资料有限,我们还是能拼凑出一个典型金融业青年形象。
赵立臣,1978年生,辽宁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2007年毕业后,赵进入申万总公司,当时应聘方向为金融衍生量化研究;同年12月13日,拿到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青年券商研究员之死
翻开赵立臣在申万的履历,似乎也一帆风顺。
2009年4月,赵参与申万两项与股指期货相关的课题,获中国证券业协会2008年金融产品创新奖的二、三等奖;同年,他还与母校校友合作,在一份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参照证券行业的薪酬体系,赵立臣的上述资历可以兑换的是30万左右年薪,以及一定数目的季度奖和年终奖;和社会同龄人相比,如此身价足以令人艳羡。
但是,赵立臣却亲手中止了这一切。
伴随其自杀消息传开的,是一则“赵立臣生前担任衍生品投资经理,近期股指大跌导致爆仓”的传言;而4月以来的大盘走势,使得这一信息更为扑朔。
数据显示,以4月11日为界,沪深300指数在前半段一路冲上3380.53点,随后却是连连下挫;到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即4月29日的3147.14点累计已跌落6.90%。
“目前期货公司的保证金一般在15%左右,相当于6倍左右的杠杆,当沪深300指数下跌近7%时,意味着最多40%左右的亏损;如果有投资者在高位坚持做多,甚至一直补仓,这样的结果就会是爆仓。”沪上一私募公司创始人对记者举例。
“但这是非常极端的状况。”该负责人强调;现实情况下,一旦出现持续亏损导致资金不足,投资者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是强行平仓,真正亏到爆仓并不常见。
更应当关注的是,赵立臣所从事的证券行业,在股指期货交易上受到更为严厉的监管。
以赵立臣生前部门判断,证券投资与衍生品总部负责申万自营账户操作,在监管条例下,券商自营参与股指期货的目的,被牢牢限定在“套期保值”范围。
套期保值,即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对冲现货市场在未来的风险。
“如果按套保操作,券商持有的现货头寸基本为多头,对应套保交易则应该卖空,反而该从这波下跌行情中获利。”一券商衍生品部负责人对记者解释称。
28日晚间,申万首度对“股指期货爆仓”传言予以回应:“该员工是公司总部的一名研究员”,该公司解释称,作为研究员,赵立臣不会接触实际投资操作。
此外,申万还强调,公司自去年以来开展了股指期货套保业务,并未进行其他方式的股指期货交易,且股指期货套保业务运营正常且处于盈利状态,近期也并未进行该项业务的操作。
透支下的精英
“金融行业有压力,这种压力也许不是你生存上的压力,而是市场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下人情绪上的焦虑。”得知赵立臣事故后,北京一券商高层对记者感慨说。
此前,已有中金研究员猝死、浦发银行资金部副总跳楼、普华永道女硕士过劳死等案例,而在4月22日,伦敦金融城中国区负责人刘莹刚刚在办公楼下停车场结束了生命。
最新的这起自杀事故,更是让外表光鲜的金融业人士们心有戚戚。
在同事的印象中,赵立臣“性格内向,不善于自我释放压力”;还有其前同事回忆,赵近期曾有跳槽打算,可惜并未成功。
直到赵立臣出事之后,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方才被人回味。
和传统概念中的研究员不同,赵立臣供职于申万自营部门,这也解释了为何工作四年却无一篇报告传出。“我们也有研究报告,不过是为公司自营操作提供建议,并不对外披露。”沪上另一家券商自营部研究员对记者解释。
因此,对此类研究员的考察需要另一套体系。
“我们被要求建立自己的模拟资产池,公司按一定周期来比较大家的收益情况。” 而在业内,也有券商将考察周期定义为每周。
“一般来说,周期越短,压力也越大;这对我们的行情把握、选股能力有更高要求。”上述券商研究员评价。
而在其他方面,上述研究员们并没有太大差别;其中,自然包括了加班。
小华(化名)是一位券商研究员,冲着金融这块金字招牌,两年前他从地产公司跳到了现在的岗位。
“因为有晨会,我们上班一般是早8点,下班按规定是5点,不过基本上都得延迟,加到晚上8点左右再弄不完,也就回家继续了。”小华告诉记者。
“最怕的是准备策略会,或是临时有政策出台,这就得熬夜了;等到邮件一看,基本上都是凌晨发的;甚至有同事熬夜写完报告,立马赶去机场参加调研。”
“加班费是没有的,公司给我们的福利也就是晚餐免费,以及回家报销打的费。”
尽管有着诸多抱怨,小华还是打算待下去。
“做我们这行就得熬,熬出了名了,再跳槽就容易了。”小华筹划着。在他周围,不少同事已经去了基金、保险、私募等买方机构,甚至有机会亲自操盘;等到了这一级别,对应的则可能是百万年薪。
只是,27岁的马楠没有熬过去。
2010年12月31日,马楠被发现猝死在家,此时他的身份是中金公司农业食品行业研究助理,更早前,他还在毕马威工作。尽管事后并无官方回应,但业内传言,马楠是连续通宵加班三日后过劳死;皆因其所处的小组有冲击行业前三的目标,工作强度相比公司其他研究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