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汶川5.12地震三周年 > 汶川三周年消息

汶川新生宝宝:震后再生育诞生2864名婴儿(图)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1年05月06日07:05
新生命的诞生,如同阳光一般照进曾经饱受磨难的家庭 雷远东摄
新生命的诞生,如同阳光一般照进曾经饱受磨难的家庭 雷远东摄

  希望

  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独生子女家庭有8000多个

  截至2011年3月底,已有3761名妇女怀孕

  2864名婴儿健康出生

  再生育工程

  2008年7月2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四川省数以万计在地震中失去孩子或有子女伤残的父母都可以养育新的生命。

  2008年7月,中国财政部会同国家人口计生委设立计划生育再生育免费服务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再生育的检查、治疗及手术医疗费用,竭尽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实现再生育的愿望。四川省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2900万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再生育技术服务。

  新生之人

  ●编者按:

  三年前,一场山崩地裂的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他们的孩子和生活中的希望。

  2008年7月,在地震后第78天,“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工程”在地震灾区全面启动,涉及14个市、54个县、1041个乡镇。

  一年后,一声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像一道道阳光透过层层云雾,重新照射进这些饱受磨难的家庭。

  生命重建,生生不息。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也是一个重建工程,虽然这个工程不需要砖、不需要瓦、不需要水泥,但需要计生、医疗技术人员和全社会的爱心和努力。

  据统计,截至2011年3月底,已有3761名妇女怀孕,2864名婴儿健康出生。

  这些统计数据记录了“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工程”启动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体现了一个国家对这些背负着丧子之痛家庭重建所倾注的心血,凝结着再生育战线工作者们的辛勤和汗水,总结了一套大灾后对失去孩子家庭从医学角度建立有效机制的模式,

  填补了灾难医学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日前,记者走访了灾区再生服务第一线,跟随着省级专家指导组,走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基层服务站,走进再生育家庭,记录下再生家庭从再生迈向再富的新跨越,记录下计生和医护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和努力。

(责任编辑:UN91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