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京保洁员公寓变身出租房 当年承诺全落空(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5月07日04:44
 曾当做榜样的保洁员公寓只住了三户保洁员。
曾当做榜样的保洁员公寓只住了三户保洁员。

 

  2007年,南京市下关区在南京市第二个“环卫工人日”到来前夕建设了一处保洁员公寓,向小市街道所属的保洁员们提供高标准、低房租的公寓居住。一晃几年过去了,最近一段时间有保洁员向本报反映称,这处保洁员公寓自从建成后,就没有多少保洁员入住,反倒是不少在附近卖菜的商贩们居住在内。记者昨日采访中发现,一开始大张旗鼓宣传的“保洁员公寓”从来就没有名副其实过。

  曾经

  首个“环卫工之家”曾是示范型榜样

  “我们要有新家了!”2007年10月25日,在南京市第二个“环卫工人日”到来前夕,一个好消息在下关区小市街道百余名保洁员中以“鸡毛信”的速度传递着。原来,位于下关区小市安怀新村附近,南京市首家专为保洁员建造的居住公寓正式奠基开工了。据了解,这是南京建设时在媒体宣传作为首家示范型保洁员公寓。

  据当时的建设人士介绍,该公寓不仅为居住者设计了比较宽敞的起居室,还配有供应保洁员专用的饭厅、淋浴卫生间、休闲活动室等配套生活区,并且专门为保洁员停放保洁车提供了“停车场”。整个工程预计在2008年春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下关区市容部门相关负责人还曾介绍,“下一步,该区将在其余的5个街道陆续建设保洁员公寓,不断提高街道保洁员的居住条件。”然而,曾经良好的愿望与初衷,却未能在实际管理与应用中得以实现。

  尴尬的蜕变

  疑问1 保洁员保障房,咋成了“出租房”?

  这样的专供环卫工居住的保障房里,居然成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租住的出租房?在接到保洁员报料后,本报记者昨天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

  昨天中午1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安怀东路的保洁员公寓,该公寓建设在一条废弃的铁路边,共三栋两层楼的房子,外立面呈灰色的建筑,其中两栋是居住房,一栋是办公用房。记者看到,公寓看上去仍然簇新,防盗门、窗一应俱全,只是在一些入户门的门口,摆放着许多成箱的货品。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里住的什么人都有啊,打工的,菜场卖菜的,什么人都可以在这里(住)进出”。在小区内,记者恰巧碰到一幢住宅楼里的租户。一位租户告诉记者,他并不是环卫工人,而是在附近做小买卖的店家,“前年有人告诉我,这里的房子才盖好,房子很不错,后来我就听他介绍,搬进来了。”

  记者见到一户门前贴着“喜”字,这户显然已经成了一对新人的婚房。据知情人介绍,这对年轻人都不是环卫所的保洁员,而是附近的上班族。记者又看见,公寓的一处办公用房里,还另建设了一个冷库,现在正在运行。而在公寓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小型加工厂。一位租户告诉记者,他们以前在小市街菜场卖菜,拆迁后才搬到这里,所以这里住的卖菜的也比较多。据了解,住在保洁员公寓里的一般都是从小市街那边拆迁过来的,而很多租客都表示,出租这里房子的人就“专挑”流动性比较大、出租费给得多的小贩,把房屋临时租给他们。租户们说,这里面似乎并没有住过几位保洁员,他们也不清楚出租的房主是不是保洁员,大家一直都以为这里是很普通的居住小区。

  还有一些租户则表示,他们原先是住小市街菜场那边的,房子拆迁以后,政府有关人士就统一安排他们租在这里,每个月的租金也就400元钱。对于这处原本专属保洁员的公寓,物业方到底是谁,保洁员公寓的房子本属于什么单位,什么人才该入住,小区内租户都表示完全不知情。

  记者随后找到公寓的物业管理办公室,但是通往二楼“物管办”的大门加了一把大锁。据一些知情人士透露,物业办公室的王主任就在上面办公,然而,记者敲了半天门也无人回应。小区的门卫随后向记者证实,这个小区确实是保洁员公寓,目前房屋属于小市街道市容城管办公室。保洁员公寓的门卫师傅也向记者透露,目前这个房子属于小市街道管辖范围,住在这里的保洁员都是小市街道的,可后来逐渐都搬走了,现在真正保洁员只剩下三户了。其他则是一些外来人口或拆迁户等。那么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保洁员都搬去了哪里?这个高标准的保洁员公寓为何又住进了这么多“外来客”?

  疑问2 保洁员不愿意住在这里?

  面对保洁员公寓的“蜕变”,记者随即来到下关区小市街道的城管办,据城管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处专供环卫工人居住的房屋早已不归他们管理,现在已属于街道资产管理办公室。经过联系,小市街道资产管理办公室裘主任接受了记者采访。

  裘主任介绍,在负责街道资产管理办公室前,他也一直主持街道城管工作,因此这个环卫工公寓的规划、建设、落成及投入使用,他对其中来龙去脉也较了解。他告诉记者,小市街道实际一共投入了80多万元,在安怀村路附近建了3幢建筑,最后面的一幢直到今年年初才建好。“2007年,我们街道原先打算让市容管理人员进入该区域办公,但因为场地限制,办公不便,计划被搁置了。”于是街道把目光转向了街道的101名保洁员,把这些单室间作为保洁员公寓。一是考虑到保洁员平时比较困难,原先的临时居住地大都面临拆迁,高档的房子也租不起。如果将这块场地利用起来,既方便了他们的居住,统一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裘主任坦承,街道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保洁员提供便利,每个单室间大约有20来个平方米,里面都有卫生间,设施相对齐全。

  “为了方便环卫工,我们还拟定保障型租房价格,每户每月只象征性地收他们300元,用于公寓的日常管理和水电支出。对于一些有经济困难的保洁员,索性就免除了。”但裘主任自己也很遗憾地表示,“街道给环卫工这些优惠措施,并没能留下保洁员。因为保洁员是每个社区在管理他们,小市地区有的社区比较分散,保洁员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来,晚上要把保洁车拖回来,工作非常辛苦,清晨又要到各个社区去保洁,路途太长。保洁员本来工作就很辛苦,来回跑都喊吃不消,有的工人宁可自己多掏百来块钱,也要搬到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就这样,虽然公寓实际投入使用了,但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保洁员公寓”,就连一开始首批入住的9户保洁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也就只剩下了3户(分别是东门街、黄家圩和安怀村社区三户保洁员),后来也一直没有其他保洁员入住。

  “我们也曾考虑过,采取一些积极方法,就是让各个社区动员环卫工,统一入住这里,但是不见成效。”记者在公寓附近探访了一些保洁员,他们表示,并非“不愿意”住在保洁员公寓里,毕竟这里的房屋居住环境较好,还有统一管理和餐饮、休闲服务,“外面的房子环境更差,我们也没办法,人家不给住的理由是,我们才工作没几年,还没有‘资格’(入住)”。

  现在

  名不副实的“保洁员公寓”将拆除

  采访中,裘主任还告诉记者,随着时间推移,小市街道的有关人士经过商议,都表示不能眼看着好端端的保障型公寓被闲置,“空关着不是办法,因为要建城际铁路,街道里有很多拆迁户都需要安置,街道就决定,让一部分确实有困难的拆迁户,还有一些受拆迁影响的经营商户暂时安置进这三幢公寓,从去年到现在,我们一共解决了32户拆迁户的住房安置问题。”32户拆迁户,加上3户保洁员,就构成了目前该处公寓的人员结构。那怎么会有外地菜贩居住呢?记者得到的解释是菜贩也是拆迁户。

  裘主任说,虽然每个月只向这些临时安置的拆迁户收取400元的管理费用,但是他们和住户都签了合同,并明确说明,这里只是给拆迁户临时居住。另外对于记者此前采访中看见的门前贴着喜字的住户,裘主任也表示属于街道困难家庭,考虑到实际情况,才同意他们在此安居。而公寓里出现的冷库及加工厂,他表示也是属于这种安置性质。“原先他们的(加工)场地为铁路施工让路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街道暂时帮他们找的这块场地。”

  当年耗资80多万建设并在媒体上高调宣传的带有示范性意义的保洁员公寓,却一直鲜有保洁员入住,建了没几年,又面临被拆除,这其中的尴尬,裘主任只能用“计划赶不上变化”向记者苦笑着解释。

  记者随后就这一保洁员公寓的尴尬转变甚至即将被拆除的情况,咨询了省市住房建设与保障部门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这一针对下关区环卫工的特殊保障房,均属于区级政府统筹规划与建设、管理,而记者向下关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此事时,他们称这归街道管辖,他们并不知情,更不清楚为什么环卫工保障房竟然成为出租房,小市街道也未就此保障房遇到的相关管理难题向区级政府及时汇报或商议更为适合环卫工人保障住房的服务举措,有关房屋拆迁的事宜也有待调查。

  本报记者 吴胜

(责任编辑:UN1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