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记中共一大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5月09日07:52
  新华社记者赵超张建松

  上海市卢湾区新天地商业区人流不息。各类酒吧、饭馆、商铺林立于此,曾经古旧的石库门建筑群如今已是这个国际化都市的时尚地标。

  行至新天地商业区的东南,安静而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在兴业路76号门牌下是一块闪光的牌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沧海桑田90年,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典型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楼下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这座普通楼房内召开的中共一大改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命运。这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作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反抗外敌和改革现状,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无数志士仁人发出同样的呼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1920年夏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一方面,革命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思想感情发生深刻变化,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另一方面,工人群众阶级觉悟提高,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日益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1921年7月,13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来到上海,秘密聚集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准备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

  7月23日晚,茫茫夜色笼罩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这个晚上,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夏夜,但对中国历史来说却有着深远意义。当晚,中共一大正式开幕了。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他们身份各异、口音不同,却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首先致词,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代表们随后具体商讨了大会的任务和议程。

  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发源地?一大为何选择了上海?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

  一直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齐卫平认为,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第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下转第二版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游客们对倪兴祥馆长(右一)的讲解鼓掌致谢。

  新华社发郭长耀摄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