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佛教经堂在藏族百姓住房中仍居于重要位置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09日09:55

  新华网拉萨5月9日电 (记者仇琳 裘立华 格桑达瓦)46岁的藏族农牧民巴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自家的经堂,点酥油灯,供神水,献新茶,朝拜佛龛上的宗喀巴大师佛像。

  巴桑家的经堂是2010年装饰完成的。他2008年藏历新年搬入现在居住的两层小楼里,位于拉萨墨竹工卡县工卡村。这栋花15万元建的安居小楼,巴桑自己出4万,政府补贴11万。小楼每层三个房间,经堂就位于二楼的中间,也是楼里的最佳位置。

  他家的经堂内设有佛龛,佛龛跟随巴桑家已有20多年。墙壁上挂有13副唐卡,画着吉祥八宝图。靠窗沿墙摆放着一圈“卡垫”,中间安放着6个藏式柜子。“经堂是新房中花钱最多的地方,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房间。”巴桑说。

  巴桑一年收入4万元,其中2万元为务农收入,主要耕种油菜、小麦和青稞。另外2万元为放牧收入,家里有40多头牦牛和30多只羊。经堂里崭新的6个藏式柜子就花去巴桑1.5万元。

  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最明显的标志。在西藏传统的住宅中,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经堂属净地,供奉佛圣,一般不作他用。

  自2006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实施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西藏已有27.5万户、140.21万农牧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1元,比上年增长17.2%。

  安居工程的水、电、路、邮、通讯、广电等配套建设,让西藏农牧民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

  巴桑说,新的安居楼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干净。过去巴桑住在山上,住房为土木结构、人畜混居,害怕地震晚上也睡不踏实。“现在的楼房人畜分离,安全抗震,住得很舒服,晚上睡得特别安心。”



  次仁云丹住在离巴桑不远的格桑村。在弥漫着藏香的经堂里,三位咒师正在念经做法事。这种小型的法事活动在藏族民众的家中很常见。

  家庭宗教法事活动是西藏人传统的重要宗教行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为了消灾祈福、确保一年平安,在农闲时延请附近寺庙喇嘛到家里念经做法事;在遇到亲人过世时,无论穷富都要按佛教规程为死者做超度法事。家庭法事的规模因家庭经济状况的高低而延请喇嘛人数和法事天数不同,大多数家庭是请三四名喇嘛集中在家里念三天经。

  次仁云丹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法事活动现在越来越多。所有西藏的宗教节日,家人生病或孩子考上好的学校,都要请咒师到家中做法事。

  在拥有更多商业房地产楼盘的拉萨市内,大多数藏族居民同样保留了经堂这一重要的宗教场所。

  拉萨市民普布花70万元购置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两层藏式别墅,拥有5个房间,3个卫生间和一个宽敞的客厅。普布花了50多万进行了装修,铺上实木地板,还买了纯平液晶电视。

  当然,最豪华的还是特意设的经堂。里面的佛龛藏式柜子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供奉的是长寿三德三尊高大的佛像。佛龛前摆着电子转经筒,还有银碗。墙上挂满了唐卡。

  普布说,拉萨现代化的住宅越来越多,装修也越来越豪华,但绝大多数家庭都有经堂。“这是我们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作者:仇琳 裘立华 格桑达瓦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