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自制果汁多是“高仿真”
炎热的天气里喝一口冰凉的饮料,实在是让人抵挡不了的诱惑。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街头自制饮料开始热卖。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街头自制饮料竟是由色素及各种口味的香精勾兑而成,每杯的成本也就几毛钱。
调制果汁可与鲜果汁匹敌
“通过改变添加剂的比例慢慢调,尽量与真正的果汁一致。调好味之后,往里面加一点果胶使其变稠,再配一点果肉基本就差不多了。 ”
记者体验 尝口“芒果汁” 喝出粉末来
昨天,记者来到西安路科技广场,在一家只有一两平方米的饮品店内,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许多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着各种颜色鲜艳的浓缩粉,上面贴着“橙子”、“蓝莓”、“西瓜”等标签,但并没有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之类的标志。
“来一杯芒果汁,多少钱?”“4块钱。”摊主转身将其中一个塑料盒里的橘黄色粉末和其他一些原料倒进一只塑料杯,注入水,饮料立即变成橙黄色。之后用机器封口,一杯芒果汁就制作好了。“这个该不会是色素吧?”记者指着摊主添加的那些能让水变色的粉末问,“肯定不是,都是纯天然的材料,是用各种水果的提取物制成的。 ”摊主说。
随后,记者品尝了一口,发现确实有一股芒果味,同时伴有一种浓烈的甜味,此外喝过后能明显感觉嘴里留有粉末。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果汁底部的粉末很长时间也不溶解。
随后,记者又来到奥林匹克广场,在这里同样发现一家商铺出售自制饮料。
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自制饮料摊点是露天经营,且没有防尘设施,一些做好的成品和原材料露天放置。自制饮料由于口感比较好,所以很受市民,尤其是孩子的欢迎。
业内曝光 非正规小店偏好色素香精
对于街头自制饮料,据一位曾开过饮品店的业内人士透露,街边不正规的小店制作饮品,很多是用色素、香精、食用胶,及一些不知名的食品添加剂加水勾兑的。“先用各种色素上色,再用各种口味的香精‘提味儿’,一杯‘果汁’就做出来了。 ”业内人士说,制作“果汁”的所有材料在市内的批发市场均能买到。
随后,记者在市内一家大型批发市场内找到了一家专门销售食品添加剂的商铺,店内的货柜上摆放着各种颜色的食品添加剂,色素、香精、甜味剂一应俱全。记者表示要购买制作果汁的原料,负责接待的营业员告诉记者,“我家的货最全了,市内很多卖自制饮料的都从我家进货。 ”
“柠檬黄(色素)八块钱一盒,各种口味的香精价格不同,最便宜的每500克20多块钱。 ”介绍的同时,营业员递过来一盒柠檬黄,记者看到上面只有产品名,而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全都没有。“用这些材料就能做出果汁来?”记者问营业员。“没问题,你放心吧,绝对就是各种果汁味。”“那是不是鲜榨果汁的那种感觉? ”“那个得需要慢慢调,通过改变添加剂的比例,尽量与真正的果汁一致。调好味之后,往里面加一点果胶使其变稠,再配一点果肉基本就差不多了。 ”
根据各种原料的售价,以及营业员介绍的配比,记者粗略计算一下,做出一杯“橙汁”仅需要很少分量,核算下来,一杯的成本也就在几毛钱。而市面上出售的自制饮料少则四五元钱,多则几十元不等,当中所蕴含的巨大利润可想而知。
监管
自制饮料添加剂 来源问题成隐患
针对这些自制冷饮的监管问题,记者了解到,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市面上包括现制果汁、奶茶等在内的各种食品制作都应按照该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对饮料中使用的色素、甜味剂等也有相应的严格限制。
由于很多饮品现场制作者没经过专业培训,对添加剂的用量不清楚,再加上利益驱使,有的添加剂甚至是“三无”产品。所以,很多自制饮品超出了食品添加剂的正常和安全使用范畴,对食品安全构成隐患。
农绍庄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现制现售饮料管理的标准,唯一的监管措施只有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很多时候只要没有强行的要求,许多店主就很难自律。 记者佟亮
专家说法
“三无”色素可能含大量重金属
用色素调制出的果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食物与营养学会理事农绍庄。
人工合成色素易含有害物质
农绍庄告诉记者,色素分二大类,即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一般较为安全,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由于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混入有害物质的机会较多。即便是天然色素,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铝元素。如果商贩大量添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会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三无”色素甚至可致癌
农绍庄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色素,很多都是合成色素,有些甚至是不知道成分的三无产品,这些产品很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对人体损害更大,甚至具有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