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沈阳制造”全面复兴(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5月12日02:28

  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英、美、日、德等国先后被铸造成历史上知名的“世界工厂”,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横滨等“工业重镇”为本国乃至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目光回到国内,“十一五”时期中国重工业化开始崛起,中国正为成为“世界工厂”而摩拳擦掌,这一时期更是沈阳打造世界级“工业重镇”、以“沈阳装备”支撑中国制造的关键阶段。

  紫气东来,凤凰再生。“十一五”期间,曾经的“共和国装备部”正在迈向全面振兴。从神舟六号到三峡工程,从西电东输到新能源布局,“沈阳装备”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特大项目,全面支撑起“中国制造”的核心环节;从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民生工程,到飞机汽车、手机等产品的制造“母机”,“沈阳制造”更深入地渗透到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标志着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短短五年间,沈阳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措施,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迈上“两个台阶”、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的战略目标。

  浓墨重彩,点睛不断。展开沈阳“十一五”工业长卷,沈阳原有骨干企业全面复苏,新兴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由原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构成的骨干企业群。2010年,沈阳市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14户,其中上通北盛、华晨宝马、东北电网、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飞集团、沈化集团、东药集团8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沈阳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八个优势产业协调发展,2010年,八个优势产业产值已占沈阳市总产值的80.1%。与此同时,全市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增长54.7%,是“十五”末的6.1倍。东软等5家企业入选“2010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沈阳市荣获“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称号。(下转A5版)

  ● 2010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601.8亿元,是“十五”末的4.3倍;完成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副省级城市的排位,已经由“十五”末的第10位提升到第4位,进入“第一集团”。

  “十一五”,沈阳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的战略目标。

  起立制图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