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拉开申遗序幕
昨天上午,释迦塔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应县隆重举办。
释迦塔是佛祖的宫殿、释迦牟尼的塔,它蕴含着精妙无双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应县,这座塞外一隅的小县,同时拥有着“木塔”与“佛牙舍利”这两件而不只是一件稀世国宝。
一场作为佛教界盛事的研讨会,因其“将释迦塔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背景,显出超越宗教与学术领域的、更为宽泛的涵盖。
这座静静伫立于应县县城西北一隅的巍峨木塔,以无可超越的建筑水准,历经千载(建于辽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而震撼当世。它比意大利比萨斜塔年长118岁,比法国埃菲尔铁塔早生833年,312根千年不朽的木柱托起7430吨重的塔身,无一钉一铁的榫卯架构成奇绝的斗拱飞檐。六次大地震不倒、二百余流弹不毁、千番洪水朔风不摧。梁思成亲手测量出它67.31米的高度,七位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关注它的安危与修缮。为世界三大奇塔之首。国内最古老最高大最完整的纯木结构……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始终放射着建筑艺术耀眼的光华。而在已为世界所熟知的建筑价值之外,这座珍塔其实也拥有着人所不识的佛教文化与历史价值。
佛界圣物惊现世
在佛教界,佛牙舍利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圣物。有佛教典籍记载,公元486年,释迦牟尼涅槃,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其中两颗被捷疾罗刹隐身盗走。而被盗去的那一双佛牙舍利,后来由哪吒授予唐高僧道宣律师保存供奉,道宣在游历山西时将它们赠予了雁门关外的军事重镇应州(应县古称)——因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是应州因佛牙而得名?还是佛牙因应州而托存?反正应县与佛陀的因缘自古流传。明代《应州志》记载的《木塔》诗说:“木作浮图控大荒,疑从东极涉扶桑……而今舍利犹存否?只与骚人壮锦囊。”应县当地也传说托塔李天王手中托的就是释迦塔。但舍利存否始终不确,给释迦塔蒙上一层深厚驳杂的面纱。“文革”浩劫之初,塔内珍贵精美的佛像均遭破坏。1966年秋,一位游客从三层佛坛座下发现一只银盒,内装七珍八宝与佛牙舍利,这是应县释迦塔佛牙舍利的首次现身。这是有人在四层主佛像胸部凹槽内掏出、移藏于三层佛座下而未能取走的。
1974年7月,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来实施抢险加固工程,两个月后,发现二层主佛像被人撬开,银盒及珍宝全部被盗。参与修复工作的木匠成为重大嫌疑对象。两天后逃跑的木匠被抓获,公安局追回全部被盗文物,可惜的是银盒已被砸扁卖给当地一家银行。追回的文物,被安放在一只简陋的木箱中,放置在当时文管所所长的床下,他夜夜守着箱子睡。
前后数年间五次清理,从释迦塔中发现大批珍宝,共计佛牙舍利两颗,佛经75卷,佛画四幅,佛教七珍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但在那个年月,这重大消息却并不为世人所知所解。
1977年春夏之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到应县。据当地陪同者回忆,赵老曾问大家:“你们知道应县为什么叫应县吗?”无人作答,赵老亦沉默。进入塔内,赵老在佛像前久久伫立,参拜佛牙舍利后更是肃静无语,眼噙泪花,在塔下绕行一周又一周。回京后他抄录下“千里来寻故地”的毛泽东诗句赠给释迦塔文管所。5年后释迦塔一批文物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赵老欣然题诗:“塔开多宝再神通,木德参天未有终。辽藏千年哀灭尽,不期麟爪示金龙。”1999年,病中的赵老已不能提笔,但当应县同志来请他为佛宫寺山门题写牌匾时,他还是破例提笔。由此可见赵老对应县释迦塔的深情。
舍利情结日益深
2006年9月5日,应县释迦塔建成950周年盛大法会庆典举行。一双佛牙舍利被移入新建的一所偏殿,以珍宝明灯香花专门供养——某种意义上讲,这该算是它的首次亮相。
自此,“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原来供养着举世之珍佛牙舍利一双”的消息,渐次遍传四海,参拜者络绎不绝。2007年“五一”黄金周,应县迎来了史上人数最多的游客,较一年前猛增142.2%。其中一千多名台湾佛教信众,是万里迢迢专程来瞻礼释迦塔佛牙舍利的。“释迦塔与佛牙舍利”,而不仅是“应县木塔”——“一县两国宝”已成应县旅游文化品牌的新概念。这一年,释迦塔的门票收入是930万元。2006年应县召开第一届释迦塔佛教文化研讨会时,主题是“释迦牟尼与中国佛教的关系”。2011年研讨会的主题则是“应县释迦塔与中国舍利文化”。
著名佛教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写来贺信称:“佛牙是佛法僧三宝中佛宝之表征,应县有佛宫寺释迦塔佛牙舍利,是三宝俱足的佛喜道场。”一张1979年7月国内业界泰斗对佛牙舍利的鉴定证书,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应县拥有‘举世无双却有双’的真正佛牙舍利”的有力明证之一。
而与会的16位专家则一致阐明:舍利无“真伪”。在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宗教情感、尊重佛教文化的前提下,关注更多的,应该是舍利的教化功能。而应县开发文化旅游的着眼点,更完全可以从更为蕴藉深广的角度去拓展。
发展大计共绸缪
2009年,政府聘请资深旅游专家启动了应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先后与权威影视媒体合拍电视专题片11集,其中《释迦塔密码》获得了国际红金龙纪录片大奖。县里还出版了释迦塔系列文化丛书,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应县释迦塔国际文化旅游节。以木塔雕刻模型为主的木雕业也方兴未艾,渐成规模……而应县不满足于此。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那么应县这座千古绝塔,同样有着足够的理由成为山西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11月,由朔州市政府邀请的美国规划协会专家组一行8人莅临应县调研,对释迦塔、博物馆、净土寺等处开展实地考察并指导申遗工作,这标志着释迦塔申遗工程的正式启动。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16位专家学者也都对应县旅游文化发展前景热诚支招并寄予厚望:这里是雁门文化的集中传承地之一,亦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接域。如此密集而完整的辽金文化留存极为罕见。加之高山草甸跑马梁等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五代时三位皇帝、辽代时九位皇后、历代五位宰相、明清81位举人进士的人文资源……资源无限。应借大同与五台山这两处世遗之势,加充分挖掘“释迦塔是佛教信仰的象征”的文化内涵;建设“辽金文化基地”;打造大同——应县——五台山这一佛教文化金三角的联接点;开创以舍利文化为核心的生态公墓产业……
今年春节后,大运高速应县出口通车。远远地从高速路上便可望见塔影,丝毫不曾被钢筋水泥的丛林所淹没。驶下高速路不到两公里便来到释迦塔前。塔前一条宽60米长400米的辽代风格古建大街,塔周一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塔影公园,与千年古塔相谐相宜,浑然一体——今日这份存留完好的安详背后,有着复杂艰难的拆迁与重建:不仅是有形的建筑,也是观念与意识的重塑。本报特稿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