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
如何辨别热感应纸?
传真纸、ATM机凭条……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存在接触热感应纸的可能。如何辨别你拿到的是否热感应纸?其实方法很简单,用指甲、硬币、钥匙等轻轻在纸上划一道,因为摩擦可以生热,引发热敏性物质显色。所以,被划后会留下痕迹(一般为灰色)的都是热感应纸。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热感应纸,其显色剂均为双酚A。
接触了热感应纸怎么办?
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双酚A通过皮肤接触,究竟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建议尽量减少和热感应纸的接触。
但即便接触了热感应纸,也不用太过紧张,通过洗手,也是比较容易洗净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手上手汗较多,或者涂有护手霜等有机物品,则尽量不要接触热感应纸。
呼吁建立热感应纸安全标准
对于热感应纸中双酚A的含量,到目前为止并无相关的标准。唯一沾得上边的,是这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42-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杭州和宁波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聚碳酸酯,就是双酚A在工业上常用的“俗名”。在该国标第3.2条“理化指标”中提到,酚含量应≤0.05毫克/升,换算成质量,约为≤0.05毫克/千克。虽然热感应纸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情况不尽相同,0.9%和1.3%的数据在统计口径上与之也不一样,但热感应纸中的双酚A含量远高于该国家标准,则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打印纸不同于食品或者食品包装、食品容器,但它同样存在与口腔接触甚至被误食等可能。此外,如果热感应纸在回收时未与普通纸张分开,而在加工制成再生纸的过程中未经处理,同样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让“环保纸”变成“含毒纸”。
因此,本报发出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制定出相关规定,为国民的身体健康消除一个隐患。
》记者手记
告诉公众一个真相
□丁元元
如果没有成为一名记者,那么我现在应该是一个化学实验员,甚至可能是这份报告的出具者。写这个手记之前,我刚和进行热感应纸中双酚A含量测定的实验员通了一个电话,她竟然恰巧是和我同校的化学系毕业生,比我高一级。
因为化学系毕业生的背景,在策划双酚A系列报道的时候,大家理所当然地想到了我。和我四年同窗的大学同学,如今大部分都在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通常,他们听说我要进行与化学品有关的报道时,总会带着不屑地说:“这算什么。我们的实验室里……”
是的,关于化学从业人员英年早逝的故事,我早就听说过无数次了。可是,对于并不专业从事化工工作的普通人呢?
双酚A确实是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你不要太不屑一顾,但也不用过度紧张。
实验测得ATM打印凭条中0.9%的双酚A含量,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高出不少,虽然具体到每张纸上的含量还是相当有限的。
双酚A含量到底达到多少,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不但我不知道,连专家也说不太清楚。可是,每一个可能接触到热感应纸的人,应该享有知情权。如果现在还不清楚,那对热感应纸又该如何处理呢?
化学品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在享受化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任何一种材料,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是否对它们充分了解了?如果已经使用了,又发现了它的弊端,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做这样的一个系列报道,就是想告诉公众一个真相,当然,我们更希望有关部门能了解真相,关注生活中像双酚A这样的潜在致病的化学品,最终采取一个积极的措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