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各地破解民生工作资金缺口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5月30日07:04

  面向“十二五”,民生布局紧锣密鼓,落地有声。

  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共财政的煦暖阳光,“钱从哪儿来”是各地绕不开的课题。

  今年保障房建设大提速,1000万套的规模令人瞩目,而所需的1.3万亿元资金,除了中央财政安排的1000多亿元,很大一块需要地方落实政策筹好钱;

  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解开教育界和公众十多年来念兹在兹的达标情结,意味着地方教育投入大幅增加;

  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甘露滋润了欠账渐久的农田水利,而平均每年约4000亿元的投入,将使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明显提高……

  家底日益丰厚,但相对一年上一个大台阶的民生支出,地方财力仍显“拮据”。

  如何统筹挖潜,少让“缺钱”困扰民生保障工作?

  记者走进浙江、江西、山东、广西、四川调研,探寻各地如何循着群众利益“赶考”,破解民生工作资金缺口问题。

  “刚性增支需求快速增长,财政资金安排相对吃紧”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不久前开工建设24万平方米、350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总投资8亿多元。

  今年,国家下达山东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2.82万套,是去年任务量的近3倍。初步测算,建设任务总投资约640亿元。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住房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但面对巨大的住房保障资金需求,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的山东,仍感压力颇大。

  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算了一笔账:“国家按每平方米200元的标准,对山东省廉租住房建设给予投资补助,这占所需建设资金的10%左右。对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补助标准,每户为1000元左右,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很大。近两年建设的廉租住房大量投入使用,租金都在每平方米1元以下,维护管理费用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约需增支80亿元,加大教育投入需增支150亿元以上,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约需增支46亿元……”山东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王元强习惯用数字说话,今年仅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山东省(不含计划单列市青岛)地方财政就需增支440多亿元,而从2011年预算编制情况看,全省可统筹安排的新增财力仅为210亿元左右。

  “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意识越来越强,民生投入越来越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财政厅厅长苏道俨说,今年,广西财政将投入500多亿元,解决群众高度关心的住房、医改和教育三大民生问题。

  “这么大的民生投入,对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而言实属不易。”苏道俨说,“财政蛋糕就这么大,经济社会建设方方面面都要兼顾,难免"捉襟见肘"。缺钱,是现实,也是永恒的问题。”

  江西去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创下该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高增幅。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省财政厅厅长胡强仍得“每一分钱都掰着花”。

  今年,江西省将开工建设33.1万套保障性住房,创下总量最大、类别最多、任务最重3项纪录。而对4%的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这一硬指标、硬任务,省委、省政府态度明确:无论压力多大,无论怎样困难,都必须确保如期达到。

  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弱、各类配套增支政策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是四川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陈诚眼中“差钱”的三大因素,“中央在出台农业、教育、社保、卫生等各项改革政策的过程中,采取逐级分担的原则,几乎每一项政策都需要地方配套。”

  “近年来一系列民生政策集中实施,基层财政保障范围越来越宽、支出标准越来越高,刚性增支需求快速增长,在地方财力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安排相对吃紧。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统筹协调,重点保障。”山东省济南市长张建国的话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无论压力多大,也要把民生大事保障好”

  “首付两三万,月供六七百,就能住新房。”时下在江西赣州,这句话已为很多人知晓。

  进城务工人员廖为精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4年多来,廖为精一家四口聚少离多,“有了房子就能把孩子们接过来,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也能在这里安心工作了。”

  按照计划,赣州市将用两年左右时间,投资40亿元,为像廖为精一样的进城务工人员建设3万套“新市民公寓”。赣州市今年还计划投入70多亿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372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778.67万平方米。3至5年内,赣州市力争解决全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对去年财政总收入仅为128.31亿元的赣州而言,筹措这笔巨额建设资金殊为不易。

  “欠发达不应该成为保障房建设落后的借口。”赣州市长王平说。除积极向中央、省争取项目资金外,赣州在加大财政性投入的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减免各种行政规费,并规定中心城区的土地出让金须拿出1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不独赣州。江西省今年启动实施新一轮民生工程,筹集财政性资金350亿元,重点办好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66件实事。

  胡强表示,作为欠发达省份,要把民生建设的好事办好,“不能靠撒胡椒面,必须想方设法把小财政做大,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做几件大事。”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苏道俨深有同感。“好比有十个茶杯、六七个盖,需要轮着盖。”他说,财政有个“运转”的概念,学会“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的艺术,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地方,是各地解资金缺口燃眉之急的首选之策。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压力多大,宁肯其他方面的事放一放,也要千方百计确保民生政策落实,确保把民生大事保障好。”

  今年初,山东省财政多渠道筹措用于支农和民生方面的资金达258.67亿元(不含对下转移支付),比上年预算增长33.61%。

  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今年初预算省级财力安排民生支出总规模达到427亿元,占省级自有财力的比重达59.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高山峻岭间,一条8.4公里的村组道路正在建设者脚下延伸。通过“一事一议”,四川省通江县擂鼓城村17户受益村民集资投劳修建了这条路。

  通江县的财政收入每年8000万元左右,国家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常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我们主要以群众投工投劳折资的办法,解决村道路建设配套资金不足问题。”通江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振说,政府配套资金还通过争取社会捐赠、银行贷款负债建设等方式筹集。

  一方面是群众“等不起”多年来形成的社会公共公益事业投入欠账较多、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需要在较短的时期内解决,另一方面是财政“供不起”,这道严峻考题,检验着地方党委和政府撬动社会资金的智慧。

  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江西省已经开始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新格局。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16个试点县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这其中,政府投入2.1亿元,农民筹资筹劳5亿元,村组集体出资2000万元,社会捐赠2000万元,整合各类支农资金3亿元,奖补资金的“乘数效应”明显。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彭迪云认为,在一些地方财力还相对薄弱的当下,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指望财政性资金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借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投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益。”

  面对越来越长的“民生账单”,浙江省诸暨市市长钱三雄说,全部由政府投入压力确实大,“我们重点保障公共性、公益性的项目,把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的都让市场做。”

  诸暨市经济最发达的店口镇,就是实践样本。由乡建城,“补课”所需资金巨大。这几年,已有3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店口城建领域,以“建设—经营—移交”的BOT等形式建设的学校、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比比皆是。

  “引进民资,使政府从庞大的城市建设投入中脱身,集中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店口镇党委书记张壮雄说。

  今年四川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总需求高达600亿元左右,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约160亿元,其余440亿元需要多渠道筹资解决。

  “社会资金虽然很难争取,但我们最大的希望也寄托于此。”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保障处处长代弋戈说。

  配建制度推行了,以地产换房产。去年9月,四川省政府出台规定,商品房开发项目一律配建3%至5%的保障性住房,目前省政府正在研究调整这一比例,预计将提高到10%以上。

  廉租房“产权共有”试点展开了,以产权置换沉滞资金。宜宾县试点一年来,167套房共收回共有产权房款960.25万元,这笔钱将用于今年的廉租房建设。“继续试点一段时间,我们会考虑在全省铺开。”代弋戈说。

  目前,我国以各级财政补贴和配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项目实施企业资金、社会资金、个人自筹资金为组成部分,初步搭建起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倾力民生,建设融资平台是许多地方选择的筹资路径之一。

  今年初,在揭牌仪式当天,江西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30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江西各设区市财政局分别与城镇开发公司签订转借合同。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彭迪云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地政府思路的转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问题亟待关注,比如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等。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新提法,引人关注。

  近几年,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今年继续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债当中,许多地方表示,要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专家认为,地方债发行比地方融资平台要规范得多,风险也相对可控,发行地方债应当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围绕健全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解决一些重要的相关制度建设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位列其中。

  这让济南市财政局局长纪宝华充满期待。在他看来,地方政府目前承担大量地方性事务特别是公共服务职能,但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地方财力保障压力较大,尤其是基层(县级以下)。

  “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在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所作形势政策宣讲报告中,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思路跃然纸上。

  实践出真知。

  针对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济南市在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区收入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去年县区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57.43%。

  在浙江、江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也让县市的可用财力大增。

  更让胡强高兴的是,江西未来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财政形势也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这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如果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没有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就很难还清欠账,公共财政的阳光也洒不到更多的群众身上。”

  “经济繁荣—税收增加—民生改善”“财源滚滚”的治本之策,早已从心动变成行动:

  四川提出,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等政策比较优势,加大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和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兴产业等稳定税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山东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壮大财源基础。

  立足自身发展做大蛋糕,成为破解地方“缺钱”困局的关键途径。

  (记者李波、禹伟良执笔,参与采写记者徐锦庚、庞革平、魏贺、顾春、卞民德、谢振华)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