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贫寒大学生成“犀利收碗哥” 2小时收拾2万碗盘

来源:山东商报
2011年05月31日08:26
陈文原(中)在校食堂打工一幕 新华社发
陈文原(中)在校食堂打工一幕 新华社发


  “每秒出手三次,每天中午两小时收近2万个碗盘”。近日,一段福建农林大学学生陈文原在学校餐厅勤工助学“收拾餐具”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视频中瘦小的陈文原分门别类收拾餐具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被网友们戏称为“犀利收碗哥”、“无影手”、“当代卖油翁”。

  “一位年轻的学生站在学校食堂的餐具回放处窗口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将同学们用过的餐具分门别类摆放在一起,餐盘放一叠,碟子放一篮,碗放一篮,筷子和汤匙放一篮,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这段39秒的手机偷拍视频“犀利收碗哥”原原本本地记录了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陈文原在学校餐厅勤工助学岗位上“收拾餐具”的真实场景。

  陈文原因收碗“快”一夜走红,农大学生“林恩文”发帖:“他把看似卑微的事情做好,每次看他收碗时的微笑,可以看出他的敬业与自信。”

  陈文原家庭贫困且父母的身体也不好,所以上大学后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入学三年来他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如今,陈文原在福建农林大学打两份工,一份是做宿舍的保洁,一份是在食堂做收碗工。陈文原说,父母没能在经济上给他更多支持,但教给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告诉父亲自己在食堂收碗时,父亲只是说,收碗也要认真做。

  从同学的电脑上看到自己收碗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陈文原显得很平静。他说,凡事只要认真对待就会有激情,收碗这样的脏、苦活都能坚持做下来并把它做好,以后走向社会的压力和困难都能应对。希望以后能去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犀利收碗哥”在网上走红后,他自强自立不自卑的人生观,感染了校园、社会和众多网民。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游龙桂告诉“中国网事”记者,已有多家福州的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表示可以为陈文原提供一份待遇更优厚的勤工俭学岗位,但被陈文原拒绝了,他说在这一期的收碗工作没有结束之前,他不能因为待遇而改换工作。这些负责人说,踏实肯干不怕没面子,自立自强有诚信,这样的大学生哪家单位不抢着要?据新华社电

  收碗解冻梦想

  拒做悲催一族

  “收碗哥”眼神并不犀利,身手却能“秒杀”“犀利哥”。他的独家秘笈只有二个字:用心。

  作为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寒门学子,“收碗哥”家境并不宽裕,心境却洒满阳光。他从大一开始,就边读书边打工赚生活费,早早扛起了对家人的一份责任。谁的生活不曾面临过困境?哪一代人肩头没有承受过压力?坦然面对生活困境,勇于扛起人生责任,这才是“收碗哥”走红的意义。

  有不少年轻人在网上自嘲为“悲催族”。都市呆不住,家乡回不去,蓝领不愿干,金领干不了,面对“生活之重”,在阵阵“悲催”声中麻木了心灵、冰冻了梦想。“收碗哥”的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可以没车没房没经验没身份,但必须有梦有心有勇气有坚持。现实比梦想残酷,梦想比现实坚强。像“收碗哥”一样,奋斗“在路上”,一切都将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潘俣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