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员私下请求《建党伟业》导演黄建新不要删自己的戏份。“有人给我发短信,问:‘我还在吗?’我没回。”黄建新说。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在一个极为注重仪式感的国度里,对某一时间点的高度重视,往往体现在舞台或者荧幕上的集中献礼。而逢十必盛,随着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一天的渐渐来临,全国荧幕很快又到一片红的时节——本月初广电总局专门发文“停播一批、推荐一批”,谍战、涉案、穿越剧进入“黑名单”,40余部红色经典被推荐,这意味着,影视艺术界的红色献礼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而所有以献礼为名义的文化事件中,《建党伟业》的出现则极具标志意味——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的“红色经典三部曲”的第二部,无论是在政治正确性的谋求,还是商业艺术性的追逐上,《建党伟业》都注定“闪耀”。
群星荟萃,投资井喷,打酱油也心甘只求露脸……有人说,韩三平平地起高楼为政治电影造了一个华丽的梦,而细细审视投身这一“主旋律梦境”的每一个导演、演员、合拍方乃至每一分钱、每一个运作环节,都会发现,从《建国大业》的小心摸索,到《建党伟业》的豪放手笔,“到主旋律中去”已然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是被放大为中国演艺圈的集体选择。
“导演,我还在吗?”
据介绍,《建党伟业》筹拍前后,经纪公司“求角儿”和演员主动加盟的电话络绎不绝,先后曾有400多人表达出演请求。而最终这部时长140分钟的电影中,共有170多位明星出演,单是60秒的预告片就出现了几十张熟脸。为了尽可能多地传递信息量,导演黄建新特地采用许多叠加拼加镜头,与此前《建国大业》的“数星星”相比,这部电影更是群星闪耀。
网友们更是发挥想像力,给众星来了一个分门别类——香港金像奖代表队:周润发演袁世凯,刘德华演蔡锷,周星驰演张勋,吴彦祖演胡适;大陆征战金马奖代表队:刘烨演青年毛泽东,陈坤演周恩来,周迅演小凤仙;金鸡百花春晚代表队:赵本山演段祺瑞,唐国强演老年毛泽东,张国立演老年蒋介石,张涵予演孙中山。
中影集团营销总经理、新闻发言人蒋德富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建国大业》当年投资仅3000万,大多数演员义务出演。《建党伟业》则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影片投资比例合理结算演员片酬,但其中也多为“象征性的一点片酬”。
明星扎堆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戏份删减和镜头分配问题。目前《建党伟业》中汤唯戏份被删的传言已四处流传,冯远征被剪得只剩一个镜头,甚至已经有演员私下请求黄建新不要删自己的戏份。“有人给我发短信,问:‘我还在吗?’我没回。”黄建新说。
以《建国大业》为例,影片最终版本原定172位明星阵容少了三分之一,吴宇森、侯勇的戏被剪光,张国立的戏被剪了9场,部分演员被剪得在镜头前一晃而过,观众还来不及看清。剪完这部片子之后,导演黄建新有了一个绰号:“剪刀手”……所以,《建党伟业》开拍之前,所有明星都明白自己可能面临的被删减结局,但没有人在乎这些。今年参演《建党伟业》不仅仅是赶时髦事,而是被解读为检验一个演员人脉、市场、前途甚至是政治上靠不靠得住的符号。
而执导该片中五四运动部分的导演之一陆川,是为着韩三平的“人情”赶来帮忙,“韩总是我的恩人,首先他带我进入电影行业,我北影研究生毕业他招我到北影厂,给了我拍第一部电影的机会(《寻枪》),甚至还出演了其中的警察局长角色,到《南京!南京!》他也是力排众议一直鼎力支持我,我知道他很欣赏我,反正他拍戏我肯定要支持。”
韩三平作为中影掌门人,在电影圈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拍《建国大业》时,能够邀到一百多位明星零片酬加盟,一方面是因为“为祖国生日献礼”这样一句意识形态上的感召,另一方面就是“韩三平”这个名字。《建国大业》拍摄时,一向我行我素的周星驰都主动请缨,至于给不给他角色也全靠韩三平说了算。而到了《建党伟业》,“大老”和其所能代表的权力、市场,依然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明星与资本。“例如起步都要天价的周润发客串袁世凯,除了情谊之外,显然还有韩三平及其身后的中影所代表的内地市场。”有业内人士说。
但韩三平更愿意相信的是,历史人物对于明星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在他看来,利用明星拍电影来争取票房,是全世界的一个惯例。“我研究过国外的电影,像《一个国家的诞生》、《八十天环绕地球》,早在40多年前就开创了政治电影这个片种,也有大量明星加盟。”如今,他把这种类型化模式移到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并奇迹般地取得成功。
“希望演完能入党”
《建党伟业》众多明星脸中,刘烨与青年毛泽东曾是最大的焦点。想必很多人无法将眼前这个一心爱国向党的好青年与昔日《蓝宇》中的刘烨联系起来,但事实上,自《南京!南京!》开始,刘烨就开始了他的主旋律生涯,在那部影片中,他那张因为愤怒和正义而格外醒目的脸,让无数人知道他在电影上的另一种潜力。到了《建国大业》,刘烨扮演一位姓名不详的红军老兵,眼含热泪,激动地在阅兵式上向毛主席大声汇报。“这句台词,准备了4个小时。”而到《建党伟业》,他似乎走到这条路的顶端——当他戴上发套,下巴上点颗痣,褪去一个现代青年的神色,转而以严肃、忧患的面目示人,一个青年毛泽东再生了。
刘烨并非特型演员,他的法国妻子最先发现丈夫与毛泽东的相似之处,定妆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这个角色,其实取决于“有关方面对刘烨出演毛泽东非常看好”。
无独有偶,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中国1921》剧中青年毛泽东扮演者谷智鑫、杨开慧扮演者李沁,之前均得到了毛泽东亲属的认可。该剧制片人杜闻玮透露,李沁在与少将毛新宇见面之前曾一度非常紧张,最后以清新纯净的气质得到了毛新宇的首肯。
而另一部献礼电视剧《开国》中“毛泽东”一角的演员确认上,毛新宇同样起到关键作用。导演张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剧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到1956年间的故事,饰演毛主席的肯定要起用中老年阶段的特型演员,但最令人们认可的演员古月已经离世了,目前活跃在荧屏上形神兼备的特型演员几乎没有。正当选角悬而未决之际,毛新宇给国家广电总局发去电文,推荐演员红心出演剧中毛泽东一角。
据蒋德富介绍,进了剧组的演员,大多数都要恶补党史和思想课。如此一来,“在思想上入党”,几乎是参与《建党伟业》拍摄的所有演员都要经历的嬗变,与此相比,外形条件的考验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刘烨自称和毛泽东最像的是身高。为了让自己在形象上更加贴近青年毛泽东,除了戴假发、贴双眼皮,刘烨还特意每天吃20个鸡蛋,增肥20斤。他不但苦练湖南话,还学跷二郎腿等生活细节,“头两天拍的时候,的确挺紧张的,毛主席那么宽大的胸怀,是最难表现的,我除了个子比主席高一些,其他都比主席渺小很多。”
而为了进入陈独秀的内心世界,冯远征搜索了大量图文资料,“陈独秀也是长脸,也是秃发,头发比我还少,嘴唇比我厚,大双眼皮,导演就说我像,尤其是定装后神态比较像。”
从造型看,张涵予眉目之间与历史资料中的宋教仁颇为相似。张涵予说,他曾在《十月围城》中饰演孙中山,“与孙中山相比,我还是更像宋教仁,如果再瘦一些就更像。”
很显然,这部电影对他们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刘烨曾接受采访说:“我也跟黄觉、周迅他们一样,希望演完这个片子能入党。”
特殊的营销渠道
可以预料,将来令《建党伟业》被记住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是它所代表的主旋律在商业化道路上的探索。
从营销上看,目前该片商务合作势态达到井喷,合拍单位更是创下中国电影史上之最。“制片单位是四十个,还有很多被婉言谢绝,否则中影的股份都没了。商务合作单位的数量相比《建国大业》几近翻番,对接行业也从原来的三四个增加到六七个,扩展到金融、家电、服装、食品和IT类。”蒋德富说。
相比《建国大业》时的三千万,《建党伟业》7000万的投资令制片方更有底气,“《建国大业》的时候我们没有发文件,没有组织观看,观众达到1300万,票房4.2亿,《建党伟业》的观众,我们希望观众能达到三千万,票房当然也要跟着翻番。”
作为中影营销总经理,蒋德富的个人梦想是,“在退休之前,中影电影的综合收益超过票房。”这并非奢望。此番《建党伟业》的创新就在于以一部电影的力量撬动整个营销版块的经济——蒋德富把这种模式称为“大客户计划”:以《建党伟业》为契机,把握机会发展客户,例如投两千万,一个公司便可以买下一年中影所有影片的投广机会:贴片广告、首映礼,发布会、冠名、植入、杂志、网站、落地活动……“随便选,只要不跨年。”到目前,《建党伟业》已经发展了六个签约大客户,一个客户一年投资额是两千万,这相当于中影公司成立营销公司前每年的营销总收入。
电影人李杨说:“《建国大业》开创了主旋律电影的商业模式,用超级强大的明星阵容表现宏大的主题。普通观众对影片的剧情已经有所知晓,但还是因为明星号召力而买票进场。”
目前来看,这种模式短期内仍会成功,它的直接表现就是票房。然而正如陆川所说,这种模式注定不能成为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中的最终突围途径。“这个途径韩总能用,但肯定不是普遍规律,只是方式之一。”陆川表示,主旋律电影寻求出路,仍要在内容和拍摄方式上下功夫,在情怀上跟上时代步伐。
在他看来,过去很多主旋律作品往往是:政府投拍,财政拨款,不走市场,不接受老百姓检验,常导致粗制滥造、虚假、歌功颂德。“今后的主旋律作品要坚定地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能重生。”陆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