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非 尚启庄 “我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合璧的《富春山居图》,而且是近距离地观摩,心情十分激动。”6月1日中午,全国政协委员、《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提案第一人、著名画家何水法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何水法告诉本报记者:“我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展厅现场。今天上午10时,"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等两岸知名人士参加了开幕式。一小时的简短仪式后,黄公望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1年,被分开361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1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何水法告诉记者,合璧后的《富春山居图》设在一个长达16米的恒温恒湿大通柜中,两幅画卷并排陈列,浙江博物馆藏的《剩山图》在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无用师卷》在后。两幅画卷虽然独立装裱,但前后呼应山水相连。展台有合适的斜面,方便观众观摩。
何水法这次是第四次到台湾故宫博物院寻访《富春山居图》,但亲眼目睹是第一次,“眼见为实,这次大饱眼福,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也是对历史的怀念。”《富春山居图》曾被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董其昌收藏。明末,此画流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临死前想仿效唐玄宗用《兰亭序》陪葬,下令将《富春山居图》焚烧殉葬,却被后辈从火中抢出,两丈来长的画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其中《剩山图》曾由吴家后人吴湖帆收藏。何水法的恩师陆抑非是吴湖帆“梅景书屋”的传人。
何水法对本次展出的几幅古代画家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也作了评说,黄公望晚年以道教的出世心态,常年在富春江沿岸痴情于山水美景。黄公望作画时的心境以及他用墨的功力,是无法摹仿的。仔细比较仿画与黄公望的原画,有很大的差距。有些细节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何水法表示,现在《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书画界也掀起了一股临摹和摹仿热,“这种摹仿只有热闹热闹,没有多少意思,所以我从来不参加这类活动”。
何水法透露,连日来,他与王冬龄、阮筠庭等书画艺术家参加了一系列的“文化相亲”活动,现场作画题词,赠送给台湾中华文化总会。1日傍晚,在与何水法再次通电话时,何水法告诉记者,当日下午他还与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相见,并现场作画《寿桃》一幅,提前为吴先生作寿(吴伯雄先生1939年6月19日生于台湾桃园)。
另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介绍,6月1日至9月5日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共有80多件展品。此展共分为两期,第一期展出四个单元,时间为6月2日至7月31日;8月2日至9月5日则展出两个单元,其中合璧后的《富春山居图》在第一单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