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深度报道

学校危楼改造被省机关单位叫停 师生安全令人忧

来源:千龙网
2011年06月02日16:37
学校门口挂有紧急避难场所的牌子,只是这紧急避难场所并不安全
学校门口挂有紧急避难场所的牌子,只是这紧急避难场所并不安全
操场施工停滞八个月之久,工地上一片狼藉
操场施工停滞八个月之久,工地上一片狼藉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太原市第38中的学生家长们在接送孩子时,总能看到校园当中的操场被临时砌的矮墙围着,里面变成了一个建筑工地。老师总是告诉孩子们:“学校要建新教学楼了,一年后大家就能搬到新楼里上课了。”然而,冬去夏来,新一年的中考就要来了,大家却发现那墙里除了几处挖开的浅沟和闲置许久的一些施工设备外,没有垒起半寸地基,2500多名师生日夜期盼的新教室在哪里呢?

  操场被挤占,体育课受到影响,其实在知情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眼里还不算大事,他们最担心最着急的是两个字——安全。因为他们清楚,这所初中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楼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就被地方政府鉴定为危楼,而建设新教学楼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个安全隐患。

  一边新楼遥遥无期,一边危楼书声琅琅,在太原城南那片因校园林立而被称为“学府区”的繁华地带,这样尴尬的一幕已经存在了8个多月了。

  危楼中的师生们

  太原市第38中(以下简称“38中”)位于太原市坞城西街,周围有不少的大单位和大机关。有政府行政中心,有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还有几所职业院校,还有山西大学附中以及多所小学,而38中作为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所示范初中,不仅在所属的小店区,就是在太原市也是因教学质量高而颇为有名的。

  5月17日上午,在学校宋副校长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了平时管理严格的38中校园。学校不算大,靠西面由四层的主教学楼和四层的实验楼之间通过五层的楼房连成一个呈不完全“回”字形的结构,这里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主体;校园东面还有一栋三层小楼,也是教学楼;校园中间原本是一块操场,现在因为要盖楼,被占了绝大部分,剩余的教学楼前的逼仄之地就成了2400多名学生的操场。

  正是上课时间,我们沿着楼梯一层一层地看。宋副校长告诉我们:“这些教学楼和实验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都是预制板结构,在2008年时就被鉴定为‘C级危房’。”楼房很陈旧,几乎每层楼的楼道里都有一些非常显眼的裂纹,特别是在一层靠近校门的台阶上数条裂缝纵横交织,触目惊心。在顶层的楼道和教室,顶部墙体上因为下雨漏水而形成了一个个的水渍,有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了底色。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东面那栋初一年级部分班级上课在的三层小楼,预制板的房顶水渍斑驳,墙皮脱落。在宋副校长的提示下,我们观察到了那栋主教学楼由于部分地基出现下陷,导致楼体明显向楼道外侧倾斜。扶着楼道外侧的栏杆向下看,记者真有一种万一使劲大了就会把整幢楼压歪甚至倒塌的感觉。看到楼梯口贴着的巨大的“静”字,此刻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么多的孩子在这里上课、出入,甚至跑动,这种危楼岂堪承受!

  宋副校长忧心忡忡地说:“我们最担心的有两个,夏天到了,怕下雨,下雨顶楼的教室就要漏水;再就是地震,像这栋楼的现状,不用说大震,有个5级地震就受不了,后果很难想象。”

  据了解,由于操场没有了,全校学生体育活动大受影响。在这里,受场地限制,团体列队、跑步、踢足球等都成了一种奢望,学生们只能小范围地做做操、打打篮球。自去年10月以后,全校再没有举行过一次集体升国旗仪式,“因为没有地方能同时站下这么多学生呀,”宋副校长满脸的无奈和委屈,“由于快要中考了,而初三毕业生的体育成绩是要计入中考总分的,这些学生家长意见很大,不只一次向区、市政府反映情况,表示不满。我们学校也觉得有愧于学生和家长啊。”

  17号下午4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学校。看到在学校门前一条并不算宽的马路上,几十名初三学生正三五成群地绕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停靠的满满当当的汽车练习跑步。作为毕业生就要离开这所中学了,他们所幸的应该是能及时平安地告别校园危楼,而遗憾的应该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年失去了心爱的操场,只能到马路上去跑步,这个记忆恐怕会伴随他们一生。记者想。

  这天,赶上沙尘天气,一阵大风从校园中那片工地卷过,扬起漫天黄尘。

  百校兴学,多方支持,谁料开工就叫停

  38中建于1957年,现有学生2400余名,教职工170余人。学校现使用的教学楼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对中小学的校舍安全进行了全面清查,在由太原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进行检查评定后,38中的教学楼被评定为“C级危房”。据介绍,危房危楼评定一般分为4个等级:A级可以使用;B级可以使用,但是须加固;C级停止使用(对其他建筑不构成威胁可暂不拆除,并在加固后可以暂时使用);D级禁止使用,必须立即拆除重建。

  根据危楼评定的结果,太原市政府将38中教学楼列为全市“百校兴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这也是太原市贯彻国家和山西省校舍安全工程的具体规划。宋副校长介绍说,因为考虑到教学楼楼体已经出现裂缝甚至倾斜,再加上是老建筑,没有必要的消防设施,小修小补无济于事,所以,包括规划部门在内的有关政府部门现场勘察后决定,重新修建一栋五层教学楼,把目前分别在东西两处预制板结构的危楼中上学的2400余名学生全部迁入安全牢固的新楼中,这是从学生生命安全高度着想的最佳方案,学校、区、市各级领导和部门都予以认可和支持。

  在将设计规划方案上报到太原市规划局后,有关负责人表示在30个工作日内批准。为保证工程进度,施工人员于2010年10月进驻现场,进行平整土地等前期工作,这便出现了学生家长看到的操场被围成工地的情景。“这个设计方案是专业机构作的,学校本来没有多少空地,要盖楼只能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宋副校长领着记者实地察看,记者对于施工的规划设计是外行,但看看学校的现状,要建一栋五层楼,确实只能把操场北半部分占去,否则,要么先拆掉现在正使用的教学楼,要么盖到马路上去。而按照目前的规划方案,就要涉及到学校北边那堵院墙外的一家邻居——山西省行政办公中心。

  果然,刚刚开工半个月,工程就被有执法权的部门来人叫停了。原来,为了学校相关基础设施的布局,设计单位将新建教学楼选址定在距离两家围墙5米处,可作为邻居的省行政办公中心则不同意,他们称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新建的教学楼项目应建在距离双方围墙12米处。而学校认为,如果这样,那么本来就巴掌大的操场将会被分割成一个绕着新教学楼的环形跑道,学生今后正常的体育教育难以进行。

  7 米之地,成了邻里之争。据学校提供的资料称,双方几次协商未果,山西省行政办公中心大院管理处即发函太原市规划局,致使原本很快就应该批准的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不能审批,太原市政府的一个“百校兴学”项目就此被停工了!

  这之后,学校多次向小店区、太原市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据学校讲,市规划局的同志也很同情学校,认为设计符合要求,但却迟迟没有发放相关手续。包括市政府分管领导、区政府主要领导也曾来学校了解情况,积极协调,但工程仍是一停至今。

  省行政办公中心大院管理处:我们也有难处

  记者随后采访了38中的邻居——山西省行政办公中心大院管理处,该处处长樊江介绍说:“我们现在办公的地方是原驻军某部的驻地,占地300余亩。部队撤走后,这块地方划归上级政府管辖。按照上级的相关会议纪要精神,这里要成为上级政府的办公区,而且规划自2007年已经陆续落实,很多相关部门已经陆续进驻。截至目前,已经有10余家机关单位正式搬迁到此地办公。按照相关要求,一些涉密的基础设施不能动,学校(38中)改造规划无可厚非,我单位也极力支持,毕竟学校的教学楼已经是危楼,但是该教学楼的新址距离原部队驻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太近,此地原是一个涉密地带,地下又有光缆,而光缆目前仍在使用,校方施工起来很难保证不出现问题。按照我们的建议,相关规划部门完全可以在校内重新规划一块地方,学校也具备这样的规划条件。我们不仅不干涉,还应该对该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随后记者在行政办公中心与38中新教学楼建设工地一墙之隔的那片空地上看到,原来部队的建筑已经拆除,地面已经基本平整完毕,只有一段混凝土架构的管道因为破损在地面裂出了一个大口子,目前空地上种着一些矮小的灌木,杂草丛生。大院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上级政府办公部门对此地进行规划在先,‘百校兴学’建设涉及38中的规划在后,我们当时的规划没有将周边校舍的改建工作纳入规划的原则中。所以在很多机关单位进驻之后,规划就定格了。而38中的规划方案下来之后也没有告知我方。如果我们将学校的规划纳入规划系统对大院进行重新规划的话,成本确实太高。”

  该工作人员承认:学校未通知我方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由于没有正式的规划许可证以及相关工程建设证。大院管理处就致电执法大队,对学校的施工行为进行了行政干预,并查封了施工的相关设施。

  但他又说:“我们也支持教育建设,而且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更是义不容辞,因为教育是政府的分内事,但是具体到38中这个事情上,情况确实比较特殊,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理解。因为学校新教学楼的规划和建设,确实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是相关规划部门迟迟不进行重新规划,使我方与校方陷入这样的僵持状态。”

  38中宋副校长在送记者出学校时说:“这个事成了我们学校最大的纠结,已经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要是批准开工,那就尽快发放有关手续;要是不同意,应尽早下决心,先恢复学校的操场。全市、全省的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都提前一年完成了,我们同一批的学校都搬进了安全的教室,只有我们还这么等着,我们拖不起呀!”

  本刊评论:

  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延误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在编发这篇报道时,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在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和迎来第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就在一个省会城市的繁华地带,竟然还有2400多名中学生(同时还有100多名老师)仍然就读于建于上世纪80年代、预制板结构、早在2008年就被鉴定为C级危房且至今没有进行过安全改造的教学楼中。

  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于2009年4月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山西省有近万所学校列入这项工程,并提出了3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太原市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建设“五统一”。其“百校兴学”工程和项目学校共845所,占全市911所中小学总数的92.76%。而太原市第38中便是2010年该市“百校兴学”工程中的一员。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可以看出,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说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关领导到现场调研协调,有关部门也予以支持和同情,特别是无奈的学校,多次反映、沟通、呼吁、请求,可是,用于建楼的学校操场被圈起来8个月了,却连地基也没有打好,当初“开工9个月就竣工、新学期学生就能搬入新教室”的承诺成了泡影。那么,出现这样的结果,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不能说干部工作不努力,不能说相关方面的理由不充分,也不能说地方政府对校舍安全工作不重视,但有一句话我们可以说:在2500名师生的生命安全面前,一切的道理都是苍白的,一切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在这里,我们暂不谈宗旨,不谈职责,不谈公仆,只谈一个字:情!胡锦涛总书记说“情为民所系”,当我们看到那么些花朵般的孩子在有裂纹而且向外倾斜的楼道上出来进去的时候,当我们听到从那房顶漏水的教室中传来琅琅书声的时候,当我们知道学生们近一年来不能聚集在操场上升一次五星红旗的时候,我们这些掌握着道理的成年人,心中可曾有过不忍和酸楚?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反之也就是说,没有此等心,其就丧失了做一个人起码的品格。

  我们多么希望有关各方本着“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能尽快达成一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早日给孩子们一间安全的教室,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来源:记者观察 文图/吉建军)

(责任编辑:杜伟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