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玄武湖公园环湖路解放门段的大草坪边,一场仿照古代的大型祭祀典礼在湖边的木质平台上举行。古琴声中,来自南京及周边地区的近百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双手作揖,以古代祭祀礼仪来祭奠屈原。除了祭祀人员,更有不少爱好者穿上各个朝代,五颜六色的华美服饰游园赏景,成为昨天公园内最有趣的一道风景,让不少市民前来围观,惊叹仿佛“穿越”回古代。
复原《礼记》礼仪 40分钟祭祀排练了一个月 11点,祭祀活动在舞乐中开始。几位身着红黑两色长袍,戴着白色面具的“舞者”在水边起舞,另一侧由一位古装女生席地而坐,双手抚琴,弹出悠扬的乐曲。随后,十来位身着华丽长袍的“祭祀官”上台,他们有的发令,有的端盘,有的举着竹简,按顺序依次上前跪拜,其间还吟诵了《离骚》的选段。除了祭祀人员,其他身着各式汉服的网友则整齐的列队站在远处,随着口令或是作揖,或是行礼,非常有气势。活动也将湖面的游船纷纷吸引过来,一时间附近的湖面已经围满了船只,不少市民在水上观看了这一表演。
活动负责人则宁告诉记者,这场40分钟的祭祀表演,他们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排练。“我们的祭祀流程主要是从《礼记》中找到并复原的,《礼记》记载了很多礼仪,其中就包括今天的祭祀礼。现场参与的祭祀人员需要有献官,读祝,赞引,执事等职务,还有刚才弹古琴的乐工。”则宁还告诉记者,这一个月中他们都利用业余时间排练,除了对礼仪的研究,服装的赶制也费了一番功夫。“我们穿的黑红为主色调的汉服,是按照周制礼仪要求制作的。男式的叫玄端,女式的叫直裾(jū)。这些都属于礼服,也是查阅了不少资料复原制作的,平时不会穿,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穿。”
吸引市民参与 兰汤祓禊、斗蛋、射“五毒” 活动现场的互动环节还进行了各种端午传统节目,“兰汤祓禊(fú xì)”便是其中之一,祓禊是古代在水边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一位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用菖蒲草蘸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人的手腕处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活动组织者则宁告诉记者,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五月五日也称“沐兰节”,从明朝开始,在中午时取五色草拂面洗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今天我们是用菖蒲艾草熬的汤,给大家净手,然后接受祓禊,就是用菖蒲在额头和两肩点水。”这时在一旁围观的不少市民也上前接受这样的祝福仪式。
随后,则宁带领参与者拿出用布缝成的香袋,现场把白芷、川芎(xiōng)、冰片、菖蒲、丁香等中草药包好放入其中,相互佩在胸前或者腰间。“这和挂艾叶一样,也是驱蚊消暑的传统习俗。”现场的孩子还参与了斗草,斗蛋等五月初五的传统活动。最后几位射箭爱好者还在草坪上为市民表演了射五毒的活动。“五毒是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种毒物,民间会在端午节将五毒做靶射箭,以示驱赶害虫。”
汉服爱好者慕名而来 13岁的“小粉丝”和妈妈一起来 现场记者看到,前来参加活动的爱好者从中学生到中年人都有。今年13岁的李佳凝是当天活动中最小的一位,而她其实已经喜欢上汉服两年了。个子高挑的她穿着一身蓝粉色长袍陪着妈妈来参加活动,两人站在一起被不少人误认为姐妹。年轻的妈妈王晶玉告诉记者,最初她学习传统舞蹈时接触到了汉服文化,穿回家以后女儿也十分喜欢,母女俩就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汉服活动,“我们两个对汉服的喜爱,也对家中的礼仪有不小的影响,因为对传统文化比较注重。”
小小年纪就痴迷传统文化,李佳凝在班上也带领了不少同学一起喜爱上汉服,而这也促进了她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今天我穿的是一条对襟襦裙,我家里还有几套汉服呢,现在汉服的制式我基本上也都了解了。”小佳凝还表示,身穿汉服对平时的礼仪也有要求,“女性走路要求小步,上身挺直,坐下时双手合十右手在上。”这些要求对于平时的气质锻炼都非常好。据了解,这次活动还吸引了上海,芜湖,扬州等地的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姑娘告诉记者,南京汉服活动的氛围更好,因为历史文化比较悠久,在湖光山色中参加活动更有感觉。
刘浏 文/摄
(责任编辑:U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