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义乌第一代摆摊人骆碧华 66岁仍然“坚守阵地”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贝远景
2011年06月06日15:22
张苗 摄
张苗 摄
  浙江在线06月06日讯“你以为我就是一个义乌卖丝巾的老太太啊,一点生意头脑都没有。人家太阳能都投产使用了!”见到骆碧华时,她正拍着桌面上的《义乌商报》,对电话里头的二哥大声呵斥。

  报纸上报道了一篇义乌开发太阳能的报道,而骆碧华的二哥是一名专门研究太阳能专业的博士后,她觉得二哥是太阳能领域的专家,理应在太阳能的市场推广上比别人早一步。

  和那时候就开始起家的许多商人已由第二代继承家业不同,66岁的她现在依然在商贸城守着自己的丝巾摊位“老太丝巾”。

  从学徒到成立了自己的小作坊

  (像很多早期的义乌商人一样,骆碧华并不是因为喜爱做生意而选择经商,一开始她只是为了学门手艺,混口饭吃)

  1976年我与现在的老公结婚。由于当时出身不好,我很早就辍学了。16岁那年,我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生活的中心,至少要学一门手艺,能养活自己。后来大哥介绍了义乌当地一家裁缝店让我去学做衣服。于是,我就当起了学徒,慢慢地成了师傅,慢慢地又雇了8名车工,成立了自己的小作坊。

  哭完了继续推销,那一年我成了“万元户”

  (38岁那年,骨子里的拼劲让骆碧华不满足待在义乌这么一个贫瘠的小县城里,她踏上了去天津的路)

  38岁那年,为了把生意做大,我全国各地到处跑。有一次,我从义乌带货到天津,本来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结果接货的人没来。我举目无亲,一个女人大晚上就蹲在天津的街上哭。哭完了,我不管不顾地找到很多服装厂,厚着脸皮上门去推销自己的东西。很多白眼丢过来,但我没有放弃。就这样总算把货都卖完了。那一次,我大概赚了3万元,要知道80年代初,万元户还真是很少的。

  因“拾金不昧”赢得忠实合作商

  (回到义乌后,骆碧华开始进入义乌的最早的新马路市场,由于自己懂得做裁缝,当时文化衫刚流行,骆碧华就选择了文化衫作为自己事业的起步)

  从天津回来后,义乌市场也开始慢慢兴旺起来了。我就在义乌最早的新马路市场摆摊。1989年10月,我在路上捡到了6万元,我想这笔钱肯定是人家做生意的辛苦钱,就毫不犹豫还给失主。这件事后来就被江苏吴江市八坼社会福利丝织厂厂长仲伯俭知道了,仲厂长觉得我们夫妇俩很诚信,就决定把他们在义乌的业务全交给我们来做。

  从那时开始,这个江苏厂只给我发货,义乌市场另外20家经营户只能在我家拿货。到现在,我和他们一直在合作,生意也越做越好。

  大家有钱赚,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目前,骆碧华的摊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的新市场。虽然骆碧华已经66岁,但是依然坚守在一线生意场上。她觉得只有自己懂自己的商品,生意才会做得成功)

  如今我们商行的产品多达几百样,每件样品的价格多少,我都一清两楚;一条普通围巾,原材料成本3.3元、平均制模费2.3元、围巾梳结加工费0.5元、运输费0.5元、蒸熨0.6元……

  不过现在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了。要说过日子,我们家光摊位出租的租金就足够了。

  我一直在学习,学习如何和老外打交道,学习如何使用电脑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最佳的商机,眼光才能准确无误。

  生意做了那么多年,我一直觉得在保证自己合理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客户有没有钱可赚。我相信“一碗饭不能一个人吃”,大家都有钱赚了,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