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治投资百亿元建造"古黎国",但参与的公司却否认此事。 |
|
时至今日,"古黎国"建设依旧成谜。 |
现有证据显示“古黎国”不在长治而在长治北部的黎城 参与公司澄清并非投资百亿元 5月28日,山西长治县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宣布,将投资上百亿元打造古黎国,重现农耕文明盛况。
这一消息,不由得让人想起以前的一则热闻。2008年,山东省有关领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同样高调宣布要在济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并悬赏890万元在全球征集建设方案。项目总投资300亿元。这一话题当时在全国引起热议。
同样用巨额资金打造文化概念,山西长治怎么筹集这上百亿元?古黎国是什么?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近日赶赴山西长治,为读者解开“古黎国”之谜。
文/图 本报记者李颖
去年年底,“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设立。摆在这个煤炭资源大省面前的,是一条新的转型之路。时隔半年,位于晋东南的长治县高调宣布的一则消息,则成为山西转型路上一道别样风景。
参与公司: 100亿打造古黎国是误解 5月28日,长治县宣布,将在当地县政府所在地韩店镇投资上百亿元打造古黎国,重现农耕文明盛况。
中国民主建国会长治市主委张秋利介绍,将联合长治太行山海经文化产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太行山海经公司)共同推进这一项目。“古黎国”核心区域包括:古黎国遗址公园、黎民百姓文化教育基地、华夏农耕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同时,长治县县委书记裴少飞介绍,为确保古黎国项目建设资金,由该县人民政府与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于4月26日共同创设了县级产业转型母基金长治基金。现在,他们已先期筹集母基金20亿元,而未来的投资规模将达到令人咋舌的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张秋利是长治当地昂生医药集团的创始人。记者通过昂生医药联系到张秋利的秘书,对方表示张总很忙,所以委托一位毋总介绍情况。
与之前高调宣传不同,这位毋总在电话婉拒了记者采访,表示这个项目计划是商业秘密,目前不便透露。记者问是有详细的计划书还是只是一个想法,他回答说,当然有规划,很详细的,但很多内容都还没有敲定,不能说。“这个项目涉及几方面合作,互相都有约定(不能说)。”毋总告诉记者,规划肯定有,但是“我不愿意给你”。
记者又在长治政府网站上看到,“古黎国”在当地规划中属于“幸福黎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一部分,后者项目总投资确是约100亿元。
但毋总告诉记者,投资100亿元打造“古黎国”是误解。“100亿元是基金的规模。”至于投资多少在古黎国项目上,还不知道。
那这笔基金怎么用呢?毋总告诉记者,这个基金是母基金,可以有子基金,可以投资到各行业,比如农业、物流园区等等。
根据长治县在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他们已经先期筹集母基金20亿元,将来投资规模将达100亿元。而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在拥有20亿元母基金后,将吸引投资机构资金80亿元,使得首期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此项目完成后母基金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吸引机构投资资金500亿元。而这笔基金的定位是孵化器,能够为长治转型期间提供新的融资平台。这笔规模庞大的基金,无疑将为长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记者向长治县政府宣传部门、政府办、县委办以及财政局等部门咨询基金的运作情况,却均被告知不清楚情况,同时也不知道哪个部门负责。
记者两次联系“长治基金”创建合作方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对方表示会了解情况,如果有需要会联系记者。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当地传言: 古黎国原址在别处 那么,古黎国的项目如何呢?此前,长治县的宣传资料显示,炎帝在长治县羊头岭下黎岭村建都古黎国,教人农耕稼穑,开创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先河,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但是,实际上,在山西有一种更广泛的说法,古黎国是在长治市东北部、距离长治县数十公里远的黎城县。乾隆版的《山西志辑要》中记载,黎城属潞安府,同时还记载这里属于古代的黎国。当地早就流传,黎城就是《尚书》中记载的“西伯勘黎”的古黎国。
2007年年初,经过一年多的论证,此前从黎城塔坡古墓群出土的十余件珍贵文物被鉴定为商周文物,墓地为古代黎国墓地,这也证实了黎城县在西周时期为古黎国的说法。
“黎国的区域有多大,边界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没有确切的记载。考古发现证明,黎国的墓地在黎城,最起码我们可以认定西周时黎城肯定是黎国属地,商代很有可能也在这里。”黎城县文博馆馆长赵小辉告诉记者,根据已有的信息,人们现在还很难恢复黎国时人们的饮食起居的样貌。“建筑、服饰等等,据我了解还没有这方面资料。从现在出土的文物,人们可以看到当年贵族的一些生活习惯、墓葬习俗等。”这让人们在“古黎国”体验黎国百姓生活也成为不可能。
记者就古黎国原址的事情向毋总求证,他回答,那是几千年前的事情很难说清,文化产业是展望未来的。
别样转型: 无煤县打造宜居古城? 那么,作为官方认定的“古黎国”的黎城县,此时又是怎么计划的呢?
6月2日,记者赶赴黎城。作为山西仅有的几个无煤县当中的一员,黎城的困难显而易见。2010年,该县财政收入3.3亿元,在长治地区排在后面。
如今,山西号召各县转型,摆脱以往过于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有钱的县,如长治等,纷纷拿出巨额资金打造旅游、文化产业。
尽管现在并没有对“古黎国”有明确的整体打造的计划,“但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黎城县县委宣传部长刘永清看来,困难只是暂时的。以往的劣势在新一轮的转型过程中,反而可能成为黎城的优势。“我们没有资源,环境就保护得好。开发没有那么多,但转型就好转身。”“困难有,但是长远来看,就不一定了。”
在黎城县政府网站上,记者看到黎城已经喊出了“打造中国硅都、世界红山、宜居古城”的口号。
疑问: 谁在运作“古黎国” 记者了解到,“幸福黎国”项目的核心区域是韩店镇黎岭村,长治政府网站显示,5月20日,以长治县韩店镇政府为主与太行山海经公司签约。韩店镇代表是镇长秦国锁,后者代表是董事长罗亚军。记者连续两天拨打秦国锁的办公电话和手机,但始终没有人接听。
6月2日,记者在长治当地采访,鲜有人听说过“古黎国”。韩店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该是在不远处的黎都公园。记者走到黎都公园,发现有几个工人在进行简单施工,并没有大规模动工的迹象。
两位熟知长治县情况的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包括长治基金现在很可能只是个“空架子”,只是个想法。而且6月11日当地将举办“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不排除借此事炒作以提高影响力。
记者手记 山西转型该如何面对公众? 这本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甚至有网友盯上了这个大项目的水泥生意。然而,当记者尝试将这些计划的细节一一搞清楚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记者首先联系长治县县委宣传部,他们表示不清楚,并让记者联系当地新闻中心。同样,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不是很清楚具体哪个部门在负责,让记者联系当地政府办公室。而记者又在政府办公室“碰了钉子”,对方也说不清楚这笔基金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负责,让记者联系县委办。
记者多番催促,县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该是财政局负责。记者现场打通了财政局办公室的电话,对方说,不是我们在管,让记者问预算部。而预算部接电话的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件事。
记者告诉县委办工作人员,当时出席发布会宣布这则消息的是长治县委书记裴少飞。对方说,这段时间刚刚换届,县委书记很忙,不能帮记者联系。
于是,在各部门的推脱之下,这笔100亿元规模的“长治基金”的来龙去脉就成了一个谜。
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山西,毅然选择了转型。记者采访多日深能感觉到其决心之大,执行力度之强。然而,转型,并非只是经济单向维度的转型,而是在以往优厚的经济基础上实现的全方位变化。在呼吁硬实力增强的同时,不如也关注下软实力的建设。
(责任编辑:UN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