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继续追
蕉农焦心 500万损失谁埋单 广东海洋大学称,校名被人盗用,学校与问题蕉苗无关,226户蕉农担心获赔不易 羊城晚报记者 袁增伟 通讯员 赖寒霜 朱浩
6月2日和9日,羊城晚报先后用较大篇幅报道徐闻县等地蕉农因使用问题香蕉种苗导致绝收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然而,连日来,记者在追踪采访时发现,因种种原因,蕉农要获赔可能不容易。
政府介入调查: 1300亩成本损失500万元 6月9日,记者赶到徐闻县农业局,该局正在与销售“粤抗优1号”香蕉二级苗的7位经营者开会协商。该局副局长何国彬说,5月份,接到消委会发函的同时,很多蕉农涌到农业局投诉这一问题,农业局对此十分重视,一边派人下去调查核实,一边向湛江市农业局汇报,市农业局很快派专家组下来调查,抽查了三个点,发现农民反映的情况属实。至于为何不结果,调查组的书面结论上写着:“粤抗优1号”香蕉不抽蕾或抽蕾后结果不正常的原因是香蕉花芽分化不正常。农业局一负责人说,专家组认定该品种抽蕾表现没有商品价值。但至于原因,还要送省专家组作最后的调查鉴定,政府才能据此帮助农民解决这起重大的涉农事件。
经徐闻农业局调查,现已基本确定:“粤抗优1号”一级苗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全县育有该品种二级苗的有杨运贤等7个育苗点,全县种植该品种的蕉地分布在龙塘、南山、前山、城北、徐城、海安等六个乡镇和五一、五七两个农场,种植户达226户,种植的总株数为245510株,面积约1300亩,经初步匡算,蕉农种植“粤抗优”所投入的生产成本损失量约为500万元。
育苗点喊冤: 我们的损失也很大 记者来到杨运贤的育苗点,现在已无人敢到此购苗了。杨运贤说,去年4月他从湛江海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彪手里买回26万棵“粤抗优1号”一级苗组培苗,培育成为二级苗后,卖了19万棵给当地蕉农种植,结果都无果收,不仅蕉农每天来吵闹要赔偿,其他的蕉农也不敢向我要货了。
杨运贤向记者出示了“粤抗优1号”蕉苗的包装箱,纸箱上标着“湛江海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字样,公司地址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陈彪所给的名片上写着他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种苗问题出来后,近几个月来,杨运贤不断打电话给陈彪,直至现在也没见陈的踪影。
黄良方的香蕉育苗点位于西洋村边,是当地的一个老牌香蕉育苗场。他告诉记者,那批香蕉苗结出的怪果最大的粗不过成人的手指。长度更离谱,正常的蕉果长度超过10厘米,但那种怪果最长不到4厘米。他的境况同杨运来一样,现在只有人找他要赔偿没人跟他买蕉苗了。
海洋大学回应: 学校与问题蕉苗无关 近几天来,记者多次拨打陈彪的手机,都难以打通。
记者来到广东海洋大学采访此事,一位副校长表示,因涉及学校声誉,校方一直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他强调,“粤抗优1号”蕉苗与广东海洋大学无关,蕉农所说的品种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并非广东海洋大学属下的公司,而育苗外包装所标示的“湛江海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地址,是套用了大学的科研所名字,事实上与广东海洋大学无任何牵连。随后,该副校长拿出一份“湛江海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档案登记资料,资料上显示,该企业的法人代表为陈顷机,地址在霞山区某大厦。
“他们盗用了(我们)学校的名字,偷换概念及混淆视听,让蕉农误以为这是我校研究出的香蕉新品种”。
据了解,陈彪是广东海洋大学一名副教授。校方称,陈彪向蕉农销售蕉苗只属于其个人行为,校方对此并不知情。另外,陈彪目前工作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只是科研机构,不具备经营销售行为的资质。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院长郭荣发说:“对陈彪在外推广蕉苗的行为,他不知情。如果发现有人有利用学校的研究室资源培育幼苗和兜售行为,学院必定会提出处理意见。”
郭院长告知,“粤抗优1号”是经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及省评审会审定的品种,他认为,如果品种经审定后,在专家意见上没有注明限期推广的,那么对该品种的推广应该属于合法的。但“粤抗优1号”的知识产权拥有者是否授权陈彪做大面积推广行动,具体情况需待陈彪出差回来后才能进一步了解。
育苗点及陈彪的赔偿能力都有限 蕉农巨额损失找谁埋单? 说起赔偿一事,育苗点一直喊冤。杨运贤说,他也是一名受害者。“我一个务农的,哪有什么钱可赔?”据徐闻县农业局有关领导介绍,办一个育苗点投入资金并不多。有的育苗点只是弄来一块地(有的是租来的),由种苗公司提供种苗,他们有的是自己动手,有的请来民工,每天只是浇浇水就可以了,不用投入太多的成本。再说,这些育苗点的所谓老板,其实大多数人就是当地的农民,没有多少家当。
“原来大家还以为,可以找海洋大学去索赔,现在海洋大学却说他们的校名被人盗用,学校与蕉苗无关,如果情况属实,只能去找那个副教授陈彪了。但是,一个副教授有多少赔偿能力呢?总之,蕉农要获赔不容易。”记者在与徐闻县农业局领导探讨这起事件赔偿的问题时,他感到“这事有点麻烦”。
“粤抗优1号”去年就已发现问题 种苗推广监管措施被质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去年,在湛江坡头等地已发生部分蕉农种植“粤抗优1号”绝收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
广东海洋大学一位香蕉专家对记者说,他刚去过徐闻县调查,发现不挂果香蕉形状与去年在官渡镇农民投诉的情形一模一样,都是“粤抗优1号”香蕉,去年销售此类种苗的商人还给硇洲和坡头的几十户蕉农赔偿了几十万元,可想不到类似的事件今年又在徐闻出现,且涉及种植面积更大,说明我们的监管部门监控措施不到位,再不取缔这一种苗,说不定明年还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据徐闻县农业局副局长何国彬介绍,目前,每年在市面上出售的蕉苗品种有好几百个,其中不乏新品种,优劣难辨,基层农业部门很难监控,“粤抗优1号”种苗去年虽因绝收问题打了官司,但徐闻没出现这种情况,也未接到相关通报。
“无论如何,我们对种苗的推广和监管,在机制上存在着漏洞,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反思。”一名法律工作者如是说。
(责任编辑:UN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