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记者车丽)从昨天(13日)开始,201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如今说到食品安全,绝对是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此前的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西瓜膨大剂等等余波未平;近期“台湾塑化剂”、欧洲“大肠杆菌疫情”引发的风波又起,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考验着老百姓的心里承受能力。
一提到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元凶,很多人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三个字“添加剂”,现在许多食品的包装袋上都会印上这样一行字“本产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真有那么可怕?又是不是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张俭波开门见山,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张俭波:第一,食品添加剂这类物质是我们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有意加入的,是希望将它加入进去的;第二,加入的物质要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第三,食品添加剂是一些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的物质;第四,我国实行食品添加剂的允许名单制度,只有列入名单的才是食品添加剂。
按照规定,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概有2300种,分为23个功能类别。张俭波说,现在食品加工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张俭波:比如说有一类添加剂叫稳定凝固剂,其中含有一个叫做葡萄糖酸内酯。还有常用的一类甜味剂,糖尿病人作为特殊人群不能吃含糖的食品,但糖尿病人也喜欢甜味这种感觉,现在将一些甜味剂加入糖尿病人食用的产品中。
还有我们喝的饮料里面,现在饮料的质量非常好,里面使用了乳化剂,避免食品的分层。如果没有乳化剂,大家想象一下,奶加入到水当中去会产生分层的现象。再比如说防腐剂,是控制食品当中的微生物增长,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可为什么食品添加剂被扣上了食品安全问题元凶的帽子呢?原来是非食用物质借名惹的祸。我们听到了“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这些都是非食用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张俭波说,往往只要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都会被冠以“毒”这个字眼。
张俭波:我要强调的是超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毒食品”,但这肯定是属于违法行为。是不是超量使用就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这是不一定的。它会不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是要按照评估数据来确定。
张俭波表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接到的食品安全事件举报看,没有一起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通过研究,目前主要面临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像致病微生物、污染物等等,远远排在食品添加剂的前面。目前,食品添加剂肯定不是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更多精彩音频内容请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7点10分左右的《新闻纵横》节目。(节目如有变化,请以当日播出为准。)
作者:车丽
(责任编辑:U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