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为了进一步有序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业,提高集中度,防止同质化和内部竞争,作为农牧业大区的日喀则提出发展壮大优质粮油、优质马铃薯、无公害蔬菜、林下资源、江孜大蒜、藏系绵羊繁育、白绒山羊、奶源、藏鸡养殖和亚东鲑鱼等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
在日喀则、江孜、白朗、拉孜、萨迦、南木林、谢通门、昂仁、定日、康马10县市建设50万亩优质青稞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江当万亩生态园”、“年河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大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大棚1万座。在亚东、岗巴、康马、定结等4县,加快建设以帕里牦牛为主的沿边山地型牦牛产业带。在仲巴、萨嘎、昂仁、谢通门、南木林等县,加快建设以吉拉牦牛为主的沿江羌塘型牦牛产业带。在岗巴、定结、萨迦、江孜、白朗等县,加快建设以岗巴羊为主的河谷型藏系绵羊产业带。在仲巴、萨嘎、昂仁、吉隆、萨迦等县,加快建设绒山羊产业带。在仲巴、萨嘎、定结、昂仁、谢通门等县,加快建设以霍尔巴羊为主的草地型藏系绵羊产业带。在腹心农区,加快建设良种奶牛和猪禽养殖基地。
在依托十大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建设的同时,日喀则提出要从农牧业“大区”向“强区”跨越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引进、培育优势企业,着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
重点培育发展青稞系列食品、青稞β-葡聚糖、马铃薯系列加工产品、牦牛和绵羊肉骨加工、藏鸡和亚东鱼加工产品、高原无污染蔬菜包装和深加工产品、“一毛两绒”精深加工产品、奶制品,在优质开发上做文章,在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产品营销等环节拓展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格局,最终使“西藏粮仓”成为西藏高原农畜特色产品的加工基地和产业集聚区。(王昕秀)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