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施工改造,居民开心地端茶倒水 实习记者景一鸣摄 J168 |
上周袭击京城的一场暴雨,让西交民巷社区的党委书记谭道亮特别揪心。雨后第一时间,他走进辖区内的低洼院,看到经过改造的低洼院没有出现积水和雨水倒灌的现象后,他才松了口气。在东中胡同4号院,架着双拐的赵亚军和他86岁的老母亲笑得特开心:“别看雨这么大,院里可没积水,我们两个谁都没摔跤,这可多亏了咱们的改造。”
“街道办事真贴心”
西交民巷社区是西长安街街道低洼院改造的重点社区。去年3月,东中胡同4号被纳入改造工程的名单。小院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单纯进行地面改造的话连三天都用不了,但是院里一棵直径40厘米的香椿树却成了个大麻烦。这棵香椿树把院里的地面拱得坑坑洼洼,露出来的树根还经常绊人。是留还是伐,围绕这棵树,西长安街街道和社区党委可没少花心思。
赵亚军年轻时因为工伤落下残疾,走起路来脚面拖着地走,他的母亲年纪大了,走路也特别小心。“以前一下雨都是积水,台阶上都长了青苔,一滑倒拉都拉不起来。”赵妈妈告诉来家里走访的街道干部,赵亚军已经摔了好几跤,每次摔倒都得在床上躺两三个月,可这树有好几十年了,又不能随便动,这可怎么办啊?
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发现,如果单纯用水泥封住树根,那就得加高地面,但是因为院里地势比较低,填高地面后屋门就打不开了。并且,随着大树的生长,树根还会再次将地面拱开,唯一的解决方法只有伐树。但是,伐树要由专门的工人砍伐,必须经过园林部门审批,而且周期较长。眼看着雨季就要来临,报批工作必须抓紧。
为了伐树的申请能尽快批下来,街道办事处天天给园林部门打电话“催”,光电话就不知打了多少个。园林部门接到街道的报批申请和了解到事情缘由后,采取“特事特办”,伐树的申请很快批了下来。办事处立即组织施工,连伐树带改造地面仅用了两天。此外,为了方便赵亚军的出行,办事处在门口安装了扶手,将门前的台阶改造成缓坡。“现在,下多大的雨也不怕了,小雨能渗到地下,大雨能直接从下水道排出去了。”赵亚军的母亲一提到改造工程便感慨万千:“街道不光帮我们把院子归置好了,还想着我们娘儿俩腿脚不好的事,真贴心。”
百岁老人“说”谢谢
南文昌胡同3号是一个“百岁老人院”,院里住着4位上年纪的老人,最小的87岁,最大的102岁。老人们反映:“邻里生活非常和睦,什么都不需要,就是院里的地面不平容易积水,下水道排水也不好,老摔跤。”
“百岁老人院”就是一个低洼院。夏天下雨,院子里满是积水,冬天下雪,老人们非常容易摔倒。虽然这个院子已经被列入改造名单,但因为安排的批次靠后,还没开始进行改造。街道领导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承诺一个星期内解决问题。第二天,城管科的工作人员就来到院里测量,让院里的老人感动不已。街道工委特别嘱咐工人们施工要小心,尽量不影响老人们的生活。
一个星期后,改造工程准时完工,院里地面重新做了下水,地面也铺上了透水砖,平平整整。这时,工作人员又发现,院内没有厕所,老人们要想上厕所就得去院外的公厕,很不方便。经街道和社区党委协调,又在居民家中安装了座便器,这让老人们深受感动。102岁的徐尔秀老人用颤抖的手握着铅笔在纸上写下“谢谢”塞给施工人员。老人的家属感叹说:“我们想到的街道想到了,没想到的街道也想到了。”
跟雨水倒灌说拜拜
自2008年以来,西长安街街道工委共计投入274万元,改造低洼院219个,地面硬化铺装透水砖2.4136万平方米,改造下水管道3920米,更换雨水箅子690个,使1270余户居民受惠。
今年是低洼院综合整治工程的最后一年,街道将继续出资131万元,对地区的79个低洼院进行改造。改造完毕后,该地区的居民将彻底跟“小雨院积水,大雨水进屋”的日子说拜拜。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党员干部看来,低洼院改造的不仅仅是居民的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党跟群众的心也更紧密了。“以前大家对改造有看法,这不让动那不让动,得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现在大家看着改造好的院子整洁漂亮都很羡慕,现在大家都争着做。”这是三年来,街道主要领导对低洼院改造工程的体会。“跟老百姓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做工作。”尽管平时的工作很忙,街道工作人员却不闲着,经常下去转。有时候,居民在遛弯的时候都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低洼院不积水了,邻里之间的积怨也疏解开了。北新华街社区党委书记李志说,现在只要一进门,老百姓都很热情,都觉得自家的院子变得整洁漂亮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结果。“居民高兴了,我们开展工作也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