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11建党90周年消息

老知青回北京四处租房 老党员相助圆住房梦(图)

来源:北京晚报
2011年06月29日15:06
 老孙夫妇在即将入住的廉租房前开心地合影。 胡铁湘 摄 J125

  说起自己过去的65年,孙金义自嘲,是到处租房的65年。从北京到吉林到内蒙古再到北京,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老孙总觉得有种漂泊感。直到两个月前,他在东城区廉租房选房活动中中签,当他看见自己的名字后面印上“朝阳北路住欣嘉园2号楼914室”时。老孙流着泪说:“漂泊半辈子,终于有自己的家了。这要感谢党,感谢好党员邢秀芳。”

  劝了三天房东 打消涨租念头

  老孙口中的好党员邢秀芳,是南双旗杆村委会的退休老党员。正是邢秀芳手把手的帮助,老孙才一步一步圆了自己的住房梦。老孙说,退休后的邢秀芳总穿着一身运动服,笑起来露出两颗大门牙,说话声音洪亮。

  “当时我听说政府给困难家庭实行廉租房的补贴,立马去申请。”老孙跑到居委会去填申请表,表格中有一项是家庭存款,他写上“无存款”。对面的工作人员一看就笑了:“现在怎么可能没存款呢?你是不是都给藏枕头下了啊!”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邢秀芳没有笑,她胖胖的脸一沉,说:“快别笑了!”此前,她从老孙口中得知,老孙的退休金每月大概是1000元,老伴每月有200元的补贴,房租每个月需要800元,剩下400元要维持一个月的生活。一年到头,老孙从没进过银行存钱,甚至连一张银行卡都没有。

  在邢秀芳手把手的帮助下,老孙填好了申请表。很快,补贴批下来了,每月底,房东的账号都会收到600多元钱的租房补贴,“这样我们再添200元钱租金,日子好过多了。”老孙后来才知道,他是街道上百名申请廉租房租户中最早拿到补贴的那个,是邢秀芳亲自把他的申请表送到街道,又上交到了区里。

  此后,邢秀芳时常来看看老孙和他的老伴,送点米和油。有一阵子,房东想把租金从800元涨到1000元,邢秀芳知道后,跟着房东后面整整劝了三天,终于让房东打消了涨租的念头。看到老孙视力越来越差,邢秀芳送给他一只小京巴,每次遛弯时,小狗走在前面帮老孙引路。

  曾经一年搬了六次家

  1997年6月的一个早晨,51岁的知青孙金义带着妻女回到了北京。他是当初插队到内蒙古乌兰浩特钢铁厂最后回京的知青,也是年纪最大的。他穿了进城才穿的那身衣服:蓝色布裤子,灰色衬衫,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他手里拿着两个大的行李包,里面塞进了尽可能多的东西。他和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仰着脖子,看着电线杆上贴的招租广告:胡同平房,月租,200元。

  第二天,他和妻女住进了12平方米的小房间,当时他没想到,此后的十几年他都将带着妻女辗转北京各地租房。

  1946年,孙金义出生在北京崇文区的一个胡同大院。19岁时他去吉林插队,在当地娶了妻子李女士。婚后被派到内蒙古乌兰浩特钢铁厂做技术工人,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上世纪90年代末,他听说了北京市给返城知青及家人解决户口的政策,长大后的两个女儿提出想回北京工作。为了女儿的户口和工作,孙金义决定带着全家人回京。当时他右眼患有严重眼疾,几近失明,左眼看东西也很模糊。

  回京后,老孙先是在管庄一个朋友家住了4个月,后来朋友的儿子要结婚,他赶紧搬了出来,四处找房。最后,他循着电线杆上贴的招租启事,住到了朝阳区小红门乡南双旗杆。每月租金200元,他只能负担这个价位的租金。

  “第一次去看房,傻眼了,这哪算是间屋子啊。”老孙说,房东充分利用了两间房之间的小空地,在上面加了个顶棚,又安了个门,隔成一个小房间。房间里只够放下一张床,他和妻子睡床尾,两个女儿睡床头。两个月后,房东翻修房子,一家人从北院搬到南院,住了3个月后,房子翻修好了,又搬回来。没多久,房东说房租要涨到每月400元,老孙不同意,协调后,又带着老婆孩子搬到了离厕所很近的一间更小的屋子,每月租金300元。

  随后的六七年间,两个女儿陆续找到工作,搬了出去。两口子手头宽裕点,于是到附近又租了间60多平方米的一居。租金每月800元。

  年过花甲终于有了家

  今年4月12日,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一次廉租房选房活动在地坛体育馆举行。老孙和东城区的1912户廉租房家庭开始选房。“2008年8月提出的申请,等了近3年,终于等到了。”

  老孙说,只要个一居就行,不图位置,不图楼层。这次调配给东城区的房源一共有1978套,分别位于朝阳区常营、东坝乡和丰台区宋家庄、大红门地区。老孙选择了管庄的住欣嘉园小区,选中了一套49.7平方米西北向的小两居,标准租金是每月33.6元/平方米。老孙属于低保家庭,实际每月交纳的租金为租金标准的5%。

  记者前两天见到老孙时,他正带着大家去庆贺新居。记者跟着老孙来到新家楼下,可新房还没有正式交房,只能在楼下瞅瞅。“心急啊!恨不得明天就搬进去。”他带着老伴来看房,老伴见进不去,着急,看见一楼的窗户开着,竟然爬窗户进去看了看。

  老孙说,因为总是搬家,他们从来不敢多买家具,床是房东的,柜子和沙发都是别人送的。他前几天特意跑家具厂去订了张床。老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嘴里说的都是同一句话:“在外面漂泊了半辈子,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家了。”

  本报记者 宋玮 J200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