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新华社记者朱玉追忆最牛校长叶志平:他太累了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6月29日18:27
  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贾玥) “我早提醒过他,不要太累,但他不听,总夸自己身体好,现在看来,他就是生生被累垮的。”以《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这篇报道让叶志平的感人故事为人所知的新华社记者朱玉,痛惜地追忆这位曾经的采访对象及老朋友。

  儿子打电话才知道自己“红了”

  叶志平,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27日11时03分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在四川华西医院病逝。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前,他籍籍无名;地震后,赴川采访的朱玉在聊天中意外捕捉到他的感人事迹,最终将这位常年锲而不舍加固校舍、组织学生逃生演练,令2300名师生地震无恙的农村校长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

  朱玉向记者回忆报道出来前后的点点滴滴。采访结束后,有常年新闻一线报道经历的朱玉当即断定,叶志平的名字将与这篇文章一起广为人知,并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她认真地对叶校长说:请允许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您是我在灾区见到的最令人尊敬的人!离开后,朱玉马上给北京总社编辑打电话,兴奋地说“等着我的好稿子吧”。

  报道一经推出果然引发大讨论,无数网友留言赞颂这位有着强烈防患于未然意识的农村校长。然而与外界热议相反的是,忙于处理灾后事务的叶志平对此浑然不知,直到近一个月后,儿子电话通知“老爹你出名了”,才让叶志平赶快上网查找稿件和贴文,看到一条条网友留言,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红了”。

  出名不改本色 没看到图书馆成遗憾

  出名后的叶志平不改淳朴本色。今年4月,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透露,想挖走他的学校不少,有的开价15万年薪,有的给房给车、年底分成,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他说,他永远都只是桑枣中学的校长。

  三年来一直与叶志平保持联系的朱玉,看到的同样是本色如一的老校长。无论是待人接物、讲话方式还是穿衣打扮,叶校长与出名前无异;而唯一有所改变的是,在参加报告会时,叶志平总能遇见能叫得出他名字的陌生人,也总能碰到想要拦住他拍照的普通人。

  朱玉告诉记者,叶校长今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好。作为朋友,朱玉帮忙联系过出版社、捐赠方,自己也送过他很多书。因为爱书心切,叶志平常常从外地手拎着图书、一本本地带回桑枣中学,眼见图书已经攒到几万本,图书馆也准备开工建设,他却永远离开了大家。

  “认识他、报道他,以至后来成为好友,对我而言是非常骄傲的事情,”朱玉说,叶志平虽然只是一位地处偏僻的农村中学校长,却拥有广博的爱心和超强的责任心,而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能常年拥有这份坚持,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作者:贾玥
(责任编辑:UN0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