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318公里,4小时48分,中国两大城市的心理距离即将再次刷新。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网7月5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4日刊出社论说,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象征着中国将全面跨入高铁时代,展示出风驰电掣般的时代速度、达成了千里京沪一日还的超级现实。京沪高铁的开通,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绝不应该被孤立起来看待,绝不仅是铁道部门的行业业绩,而是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象征。
文章摘编如下:
经过38个月的建设奋战、为期一个月的调试运行,令人期待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一早面世,惊艳世界。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象征着中国将全面跨入高铁时代。作为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被认为开启了“中国城市铁路公交化”时代,将给民众生活、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改变。
对于京沪高铁的验明正身,虽然国际舆论还存在着不同的质疑和杂音,但京沪高铁展示出风驰电掣般的时代速度、达成了千里京沪一日还的超级现实,正比任何口头说明都更有效地表达着中国的发展速度、建设效率和技术能力。
时光回溯30年,日本曾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老师,日本的新干线更是中国高速铁路的引导和样板。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访问日本时表示,“乘坐新干线后才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的速度”。从此,让新干线也能驰骋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国人梦想,而开通京沪高铁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象征。今天,全长1318公里,连接首都圈和长三角这两个中国最重要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全面启运,中国人在两、三代人的时间里追逐了梦想、实现了跨越,不仅交出了一份让世界惊讶的完满答卷,也告慰了梦想描绘者的在天英灵。
对于在日华人来说,这样的变化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回想20年前,习惯了公交出行的中国人初来乍到日本,无不被其先进发达的城市交通所震撼。试以东京新桥车站至新开发的台场区间的交通为例,其间就有轨道交通、地下铁、高速道路、新干线、无人驾驶列车、东京湾出航的轮船,还有从空中掠过的、起降于羽田机场的飞机航班,构成了近在身边的现代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如果以交通做比喻,当时的中国是在公交轮子上前行,日本则是在高速铁道上发展,两者差距不言而喻。
然而时光匆匆20年,中国正在以惊人速度起飞,不仅GDP总量力压日本,高速铁道的时速也瞬间超越了日本。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行将成为中国引领世界的先声,也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无疑,在中日两国之间展开的类似 “龟兔赛跑”的世纪性比赛中,中国越来越显示出领先的趋势。如今,继回国观看奥运会、参加世博会之后,在日华人又有了最新话题,那就是赶紧回国乘坐京沪高铁,感受千里京沪一日还的中国速度。
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到上海的最短旅行时间被压缩到4小时48分。京沪高铁两端连接起在中国手足轻重的首都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区,沿线贯穿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京沪高铁穿越的地区,GDP占中国经济总量40%以上,初步测算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数亿人次。如果参照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开发和运营经验,京沪高铁将引导并催生中国最重要的南北经济走廊,带动包括商务、地产、教育、科技、旅游、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推动沿线经济的集团化、规模化、成熟化。
2011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以经济发展转型为目标,倡导“国内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双核驱动,在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明确强调实现公平增长,推动社会加快进入“国民同富、充分共享”新时期。在此背景下,京沪高铁的诞生,就是“科技创新”的成果,更是拉动“国内需求”的引擎。京沪高铁贯穿了中国发展相对成熟、具有领先消费意识、拥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广大地区,将为中国南北纵贯线的融合性发展,尤其为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京沪高铁将最大可能地促进中国最富裕地区的人口流动,而且这种流动是拉动内需所必不可少的消费性流动,令人期待不已。
以京沪高铁为代表,高速铁路正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目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在规划建设高速铁路系统。据了解,到2012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辐射中国70%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人口7亿多,北京到国内大部分省会城市的时间将不超过8小时。这是一个怎样的规模,怎样的速度呢?
如果以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开通第一条东海道新干线为起点,日本在今年全线开通九州新干线和东北新干线后,基本建成了由北到南、纵贯东西的新干线网络,耗时近半个世纪,尚且不包括北海道和四国地区。而中国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仅以十年时间就建成了全国快速客运的骨架和网络,且高铁长度远远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一,举世瞩目。
所以,京沪高铁的开通,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绝不应该被孤立起来看待,绝不仅是铁道部门的行业业绩,而是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和象征。高铁建设,最集中体现了中国的速度、中国的效率、中国的办事方式、中国的建设成就对京沪高铁,应作如是观。(申文)
作者:申文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