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海油渤海湾油田漏油事故 > 中海油渤海湾油田消息

中海油溢油间接影响难估计 媒体称堵漏油别堵嘴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1年07月06日15:00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制图 任萍

  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还就渤海漏油事故责任划定与处罚相关条例进行了披露。据悉,康菲公司是蓬莱19-3油田作业者,承担油田独立生产运营责任。而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局称“最高处罚20万元”。对于中海油在该事件中究竟有无责任,及作业污染的行政处罚力度是否到位,市场争议四起。晚报记者昨天专访多位资源法学界专家。

  间接影响难估计

  此前,中海油一句“此次油田泄漏只影响了周围200多平方米左右区域”的说法被公众质疑为托词。而海洋局昨天发布的官方数据似乎也将这种判断含蓄推翻。据海洋局检测,发生溢油的蓬莱19-3油田附近840公里海水从一类水质恶化为四类水质。

  “最严重的水污染是五类水质,说明四类水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状况,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繁殖。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晚报记者分析,“再考虑到渤海是内海,出海口与黄海连接只有不到100公里的宽度,这使得渤海海水与大洋水很难实现交换流通,一旦污染,海水养殖影响就会很大。 ”

  据海洋局分析,目前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已超过历史背景值的40.5倍,最高浓度是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类含量达到了历史背景值的37.6倍;溢油最长扩散外缘线为38公里。

  企业未公布基础数据

  由于中海油和实际作业者美国康菲这两家上市公司未能及时履行披露信息的义务,民间环保机构、学术研究团体大多错过了最初期的介入良机。

  事后追溯,此次溢油事件应该发生于6月4日。6月21日,一条内容是 “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有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的微博引起了公众关注。但直到7月1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才打破缄默,承认渤海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并坚持“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这是中海油首次正式回应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也是唯一的一次。虽然昨天下午,国家海洋局就此次事故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中海油与康菲公司依然双双缺席。

  据记者了解,在国外,对高低潮之间的的、近岸潮下的,以及离岸海底沉积物中的漏油污染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初步生物监测、尸体收集和调查、捕获动物取样等数据的收集即构成了漏油事故发生后的快速评估阶段,不仅有助于确定破坏程度,也有助于指导泄漏应急反应,保护敏感的动物栖息地和其它受到威胁的资源。

  溢油类型罕见

  在环保专家看来,这些基础数据的流失,还可能令突发的溢油事件难以成为未来规避的样本。记者获悉,目前已发展出50多种模型来预测溢油的行为和归宿,但大多数是针对海面和近海面溢油,而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这次事件则属于海底溢油的范畴。

  国家海洋局昨天分析称,此次漏油是因为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地层提供了能量,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而这种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第一次发现。

  “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指渤海油田开采时先要注水,形成压力,再将油吸出来。但现在是从地壳其它缝隙漏了出来。 ”韩晓平告诉记者,地壳本身变动也会产生这种泄露情况,确实较难避免。据悉,C平台在钻井过程中则发生了井涌、侧漏,从而构成导致溢油发生的另一因素。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向油层注水一般发生在油井生产过程的中后枯竭期,向海底注水之后,可以将原油从岩层中驱逐到油井当中,但一般油层深度都在800米左右,而油层最上面还有盖层,通过注水导致益油的案例并不多见。

  如果说注水导致油层破裂,就需要两家涉事企业回答一系列技术问题,比如规定的注水压力多大,地层承受的注水压力多大。

  “海底溢油还有其它多种可能性,比如说介质腐蚀导致了海底输油管道失效,这占到了总失效比例的35%,再比如船舶起抛锚作业、拖网捕鱼碰撞等外力因素造成管道损伤。 ”中石油从事海上勘探的一位资深人士对记者分析,“还有可能是海底输油管道受海流挟带泥沙的冲刷作用,形成了悬空的管段,又受到海洋流体及内部输送流体的作用产生共振,增加了开裂风险。 ”

  全球海上泄油事故回顾

  科威特漏油事故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

  原油泄漏量:136万至150万吨

  相当于向波斯湾外泄了800万桶原油,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伊克斯托克-I”油井事故(1979年6月)

  原油泄漏量:45.4万吨

  原油从损坏的油井流入墨西哥湾,并于秋天污染了德克萨斯州的南帕德拉岛。

  “大西洋女皇”号事故 (1979年7月)

  原油泄漏量:28.7万吨

  被加勒比海水域袭扰的 “大西洋女皇”号和“爱琴海船长”号两大超级油轮发生碰撞导致大爆炸,是迄今最严重的油轮漏油事故。

  “ABT夏日”号事故 (1991年5月)

  原油泄漏量:26万吨

  驶向鹿特丹的伊朗籍油轮货舱泄漏,油轮烧了3天才沉没大海。

  瑙鲁兹海上油田事故 (1983年2月)

  原油泄漏量:26万吨

  油轮与钻井平台相撞,造成油井以每天1500桶的速度漏油,由于钻井平台当时属于战区,伊朗用了半年时间才扑灭燃烧的油井。

  “贝利韦尔城堡”号事故(1983年)

  原油泄漏量:25.2万吨

  爆炸油轮距离南非开普敦海水浴场只有24英里,所幸事发地区风向和气候条件令泄漏的原油远离海滩和海岸线。

  “阿莫戈·卡迪兹”号事故(1978年3月)

  原油泄漏量:22.3万吨

  油轮触礁沉没,共计2万只海鸟、9000吨牡蛎及数百万类似的栖息于海底的海洋生物死亡。

  “M/T天堂”号事故(1991年)

  原油泄漏量:14.5万吨

  意大利和法国两国花了十多年时间才恢复了当地优美的海岸环境。部分泄漏的原油沉入1600英尺深的海底,可能会在那里存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托利卡尼翁”号事故(1967年3月)

  原油泄漏量:12.3万吨

  利比里亚籍超级油轮船长擅自改变航道,在英国海域触礁沉底。准备不足的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下令皇家空军投放了19万千克凝固汽油炸弹。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触礁事故(1989年3月)

  原油泄漏量:3.5万吨

  船长在酒精作用下指挥失误,致使油轮偏离航道触礁。至今该船仍在服役,但被改装成一艘矿砂船,归属香港一家航运公司所有,更名“东方海洋”号。

  处罚

  最高罚20万元被指“不靠谱”

  中海油不该“油”

  据记者了解,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目前日产16万桶原油。在这个项目中,康菲公司拥有49%股份,中海油拥有51%股份。 “中海油和康菲公司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那么后期索赔就应该是针对这个合资公司,具体比例要看合同条款而定,但中海油肯定有责任。”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在接受记者晚报采访时强调。

  “油田区块是国家给中海油的,它是开发方。之前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 BP也不是直接作业者,但出事油田属于BP, BP当然要承担责任。中海油有51%权益,所以是脱不了干系的。”韩晓平则对记者如是评价。

  知名危机管理专家况杰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也表示,没有将危机事件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对于一家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来说是 “第一重罪”。此外,中海油是否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也是糊涂账。

  如果对比去年5月份墨西哥湾海上油田的漏油事件,当时事故的责任方BP公司在第四天就给出了原油泄漏的数字,美国政府在大约三分之一的墨西哥湾实行禁渔,以避免国民食用可能会被污染的水产品,就会发现可做的还有许多。

  处罚额度偏低

  对于海洋局昨天公布的最高20万元处罚,王灿发在电话那端苦笑出声: “即使是在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框架内,处罚20万元都是不合理的,更何况这个法律是99年修订的,和08年修订的 《水污染防治法》等已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他对记者逐条解释了法律成规。 “首先要明确,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可以数罪并罚的,在这次漏油事件中,责任方合资公司不仅仅触犯了单一条款。”他表示,海洋局所言最高20万元罚款仅指触犯第八十五条。

  即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而根据第七十三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的”,可最高罚款十万元。七十四条则规定, “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不按照规定报告的”也可被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根据九十一条,海洋工程造成环境污染的事故,原本规定了可以按照直接损失来认定罚款数额,但却设有最高不超过三十万元的限额,这是不合理的,后来修订的 《水污染治理法》就完全依据损失确定,不设限,这在未来修订 《海洋保护法》时都可以作为参照。”

  赔偿 如何索赔困难重重

  海洋局可出面索赔

  王灿发还强调,即使按照数罪并罚,也不过几十万数额,这对于漏油造成的生态损失而言,实在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海洋局应该代表国家向合资公司提出索赔。 ”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孔庆德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内环保违法成本低,是因为从立法理念上说,我国法律并不承认惩罚性赔偿,导致了行政处罚相对生态损失而言很低。 ”

  据环保业内人士分析,海底石油发现泄露事故,首先会影响海洋底栖生物。 “石油滴会黏附在海洋悬浮的微粒上沉落到海底,这些有毒物质沿海底流动,污染了海底的底质,影响底栖生物,造成底栖生态系统的彻底破坏。 ”

  记者了解到,法律保障也是为了避免严重漏油事故引发“蝴蝶效应”的可能性。据悉,海底溢油一旦构成大面积油膜,不仅会影响海气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且由于海洋上存在石油薄膜,大大减少了进入海水中的太阳能,造成海洋中的氧气减少,使藻类和微生物死亡,厌氧生物大量繁衍,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

  渔民索赔恐路漫漫

  不过,对于渤海湾从事捕捞业、养殖业的渔民,法学界人士也呼吁维权的同时,也坦言维权之难。 “渤海渔业养殖业很发达,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受风浪影响很小,过去也有过一些案子是关于船底柴油泄漏污染了海域,渔民提出索赔,真正因为海上勘探事故而索赔的案子,律师界还没有听说。”作为全国最早办理海事海商案件的律师,孔庆德告诉记者。

  他认为,如果要索赔,渔民是向合资公司、钻井平台设备的作业者提出。 “但是,难点在于要核定损失非常困难,一方面渔民减产和污染不是一时就可以看出后效的,需要请专业机构鉴定评估,另一方面损失核定需要养殖户提供前几年销售收入、成本支出等原始记录,来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而渔民往往拿不出。”

  至于捕捞业的损失,孔庆德认为核定起来难度更大。王灿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确实需要一定证据才能起诉,比如上年产量、当地鱼虾价格等,我国评估鉴定机构还比较缺乏,渔民可以去环渤海渔业环境监测站寻求一些帮助。”

  据记者了解,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在内的11家NGO环保组织7月4日还发表过一封公开信。信中要求中海油尽快说明此次事故详情,并就污染环境和瞒报事故的行为向公众道歉。并对作为作业方的康菲公司因自身操作造成原油渗漏后,长时间向公众隐瞒污染事故的行为表示抗议。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