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全国强对流天气频发 专家支招科学防雹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08日15:19
  新华网哈尔滨7月8日电(记者程子龙)近来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强对流天气,黑龙江北安等地更是受到冰雹袭击。有关气象专家建议,由于夏季强对流天气易伴有冰雹,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畜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公众要注意科学防雹。

  黑龙江省有关气象专家介绍,冰雹是自强对流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物,直径一般为5毫米至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0毫米以上。降雹时常伴有大风和雷雨,甚至还可能出现龙卷风。

  冰雹在我国各地区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从出现时间来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2月至3月以西南、华南和江南为主,4月至6月中旬以江淮流域为主,6月下旬至9月以西北、华北、东北为主。不过,因每年天气、气候不同,冰雹在年内的季节变化也不尽相同。

  据了解,降雹每次持续时间不长,一般都在10分钟以内,也有长达30分钟以上的。其范围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公里,长度为20公里至30公里,故民间有“雹打一条线”之说。由于冰雹发生频率高,地域分布广,破坏性强,我国每年遭受冰雹灾害都比较严重。

  有关专家提醒,时下正值冰雹多发期,行人出门在外或外出旅游的人们,除要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外,还有必要了解一些降雹前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天气征兆,以便野外应急。比如,在东北地区降雹前常刮东风或南风,闪电多为“横闪”,雷声沉闷且连续不断,有时雹云移近时,还发出沙沙的响声。此外,民间常有“黄云翻,冰雹天”的说法,在野外如发现雹云呈现黄色,要警惕冰雹的袭击。最好随身携带可以防雹的雨具,遇到冰雹时要及时躲避。

  农业防雹一般为人工防雹,通过破坏冰雹云形成的环境来达到防雹的目的。目前成熟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播撒防雹,即用大量的人工雹胚(如人工冰核、碘化银等)引入云体中,使众多的雹胚去“争食”易形成冰雹的过冷水,从而影响自然雹胚的大小;二是爆炸防雹,把炮弹或火箭弹发射到冰雹云体内,用爆炸产生的波对云内的上升气流起到干扰作用,打乱形成冰雹的必要条件。

  作者:程子龙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