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建筑企业纠纷殃及农民工 百余名工人沈阳苦等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7月08日22:42
  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杨钧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中国之声400 800 0088新闻热线接到多位农民工的电话,反映自己在沈阳打工时,因为拿不到应得的工资,被困在工地生活陷入困境。中国之声记者通过现场采访了解到,先后有一百多位农民工在这座名为银鼎国际的大厦从事建筑劳动。可是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大部分工资还没有拿到手。

  【开发商施工单位互踢皮球 沈阳多名农民工讨薪无着落】

  很多工人迫于生计,只能离开工地另谋出路,还有20多位重庆籍农民工因为离家路途遥远,担心拿不到钱,不得不滞留在工地。付出劳动就应该获得报酬,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为什么却总是发生在农民工身上?到底什么时候这些农民工才能拿上自己的工资回家?又是什么原因让农民工讨薪的一幕反复上演?

  虽然看上去大厦离竣工还遥遥无期,但是楼里已经有人安家了,尽管他们并不情愿。记者来到工地现场的时间是中午,因为工地最近停水停电,所以虽然是白天,楼道仍然是漆黑一片,记者只能摸索着上二楼。

  农民工苦等工钱 基本生活难以为继

  正往上走的时候,重庆来沈阳打工的陈师傅提着手电迎了出来,领记者走上二楼,穿过一个大平台,再绕过一滩生活垃圾,就是陈师傅和工友栖身的两个房间。陈师傅告诉记者,打工多年,在老家重庆还从来没遇到这种状况。现在留下的工友都是同乡,虽然归心似箭,但又怕工钱打水漂,于是只能守在工地,而比他们更早来工地的人早已另谋出路。

  陈师傅:3月1号到5月16号,就是这个帝国大厦,现在改为银鼎大厦。就是在封顶过后,我们到现在为止快两个月了,我们没有活儿干。封顶仪式过后原来承诺给我们钱,结果没给。一般(收入)都是一万以上。我应该是一万三千多块钱,我现在拿到手的只有2800块钱。

  同样来自重庆的郎师傅更着急,他是带着儿子一起来沈阳打工。说起在这里的日子,郎师傅语气当中满是失望,等了将近两个月还是没拿到全部工钱,现在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郎师傅:每天吃饭只吃两顿,早上就没有吃饭,真的!没钱用啊。打个比方要是出去玩一下的话,回来连洗脸的水都没有。洗衣服我们就到外面去洗,公园有厕所,从那里提水回来洗。有人看到了就不许我们提(水),没人看见就去提一次,也就是一早一晚(可以提水)像现在我们都不敢去。

  因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纠纷而殃及农民工

  要钱的着急上火,发钱的却觉得很委屈。在工地现场,记者遇到了施工单位海南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许怀林。许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其实也很着急,但是开发商隆太房产有限公司的工程款迟迟不能兑现,现在施工单位资金出现问题,要想支付全部工资实在无能为力。

  许怀林:要是按照框架结构算,咱们已经完成90%以上了(工作量),就剩下一点附加的内容,还是他们自己加的那一块(修改图纸)。

  记者:现在应该付给你们多少钱(工程款)?

  许怀林:全款的80%,按咱们预算做是一千四百多万(全部工程款),也就是一千四百多万的80%。

  不过当记者联系到项目开发商隆太房产,负责人高影却认为欠薪问题和开发商无关,工人是乙方雇佣的,理应由对方支付工资。而且高影还质疑对方利用农民工欠薪来炒作,给自己施加压力,高影还表示,之所以没有将工程款拨付给施工方,是因为对方没有在合同规定时间完工,现在他们正准备诉诸法律解决。

  高影:现在还没有拨付(工程款),现在约定的工程量还没有达到。

  记者:达到工程量之后在拨款,要是达不到就不拨款?

  高影:对。根据我们签合同现在还没到付款的时候,因为是牵涉到农民工,我们就给付了,但至于农民工说欠多少钱,实际上据我们了解也没有欠那么多钱,应该是他们(施工方)在里面炒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起农民工欠薪事件在当地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政府相关部门组成专案组,负责追讨农民工工资。在有关部门的压力下,开发商和施工方先后筹措了两笔资金将近100万,按照比例发放给农民工。

  银鼎大厦位于沈阳的三经路上,远远望去将近三十层高的大厦在路边格外显眼。不过让银鼎大厦在沈阳出名的并不是三十层的高度和它所在的黄金地段,而是因为它被一些媒体戏称为沈阳“第一烂尾楼”。

  从1996年开工到现在,银鼎大厦因为各种各样的纠纷多次停工,结果直到今年5月份才勉强封顶。不过从外观上看,谁都不知道银鼎国际大厦距离建成投入使用还有多久。滞留在大厦的工友们现在相当后悔当初决定来沈阳,这有家难回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大伙儿的工资又该谁来管?

  一纸合同让本来是合作关系的甲方乙方成了对头,这边乙方指责甲方拖欠工程款,对面甲方反说乙方违约,双方争执不下,结果遭殃的却是靠劳动挣工资的农民工。在采访中,乙方海南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多次提到:自己是因为垫付全部的的工程款,开发商不投钱,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开发商隆太房产也承认,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是写明了由乙方先垫付工程款。

  记者:在跟施工方签合同的时候,工程款是由他们(施工方)先付吗?

  隆太房产:对对对,因为施工的时候说的是我们在主体工程完事之后才给他们拨款。

  施工方被迫遵守潜规则 风险随之产生

  早在1996年,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建设中带资承包的通知》规定,任何建设单位都不得以要求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条件,更不得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也就说开发商在和施工方签合同的时候,不允许由施工单位先行垫付工程款。可见双方在签订合同的一开始就违规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建筑方垫付工程款的现象并非只此一家。冉龙生是施工方的负责人,按照他的说法,自己接触的很多建筑企业都有垫付的经历,只不过不像自己要垫付全部工程款。

  冉龙生:我在沈阳都有垫钱,但是垫得少,像这楼(的情况)沈阳这是几年都没有,一般就是垫个基础和地下室。

  在采访中,曾有维权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国家有规定不允许垫付,但是规定操作性不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要是能严格按照规定去执行,将会省去很多纠纷,但那只是理想状态。

  财经评论员李一戈认为,由于大量建筑企业迫于生存压力,所以总要屈从开发商的意志,他们在项目合作当中处于弱势。

  李一戈:规定没有被执行实际上存在建筑市场管理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市场还有不规范的地方。施工企业数量太多,竞争激烈,(施工企业)如果不答应条款不拿到合同,生存就有危机了。

  李一戈将这种垫付的行为称作建筑行业的潜规则,施工企业不得不遵守,但风险也随之产生。如果本身是垫资施工,开发商不能如期支付工程款,施工方用自有资金去支付农民工工资,一旦到了入不敷出的一天,给施工企业带来损失不说,农民工的工资也有被拖欠的风险。

  李一戈:施工企业垫付工程款的现象由来已久,最大的恶果就是假如开发商作为开发单位由于资金出现问题,不能如期完工,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施工企业的这一部分钱就有可能要不到。

  因为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体现了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执行力。不过要是一开始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建筑企业垫付工程款的行为,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欠薪的风险,也就不用掀起这么大声势的讨薪行动。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