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同比上涨6.4%
创3年来新高 猪肉价格同比涨57.1%
本报讯(记者 涂露芳)昨天,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最高涨幅。猪肉价格成为物价高企“推手”。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3%;消费品价格上涨7.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
引人注目的是,猪肉价格同比大涨57.1%,成为6月物价水平攀升的最大推动因素,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总体看,6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4个百分点;鲜蛋价格上涨23.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3.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另外,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2%。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1%,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4%,住房租金价格上涨5.9%。
据测算,在6月份6.4%的CPI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从环比数据看,猪肉价格同样涨幅明显,6月环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扩大8.8个百分点。6月食品价格总体环比上涨0.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这也改变了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的趋势。
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上涨6.3%,涨幅比5月份扩大4.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2%,涨幅比5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鲜蛋价格环比上涨4.6%,但涨幅比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上述三类食品价格上涨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5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环比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
6月份,鲜菜、鲜果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降幅分别为0.8%和13.5%,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3个百分点,与5月份基本相同。同时,非食品价格与上月持平,也减缓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其中,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0.2%和0.3%,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三类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1%和0.1%。
【市场】
北京猪肉销售行情清淡
随着连续两月价格攀升,连相对便宜的北京农贸批发市场猪肉销售都行情清淡。
记者昨天在丰台区光彩农贸市场看到,以往人声鼎沸的猪肉销售区安静了很多,原来五六排销售猪肉的摊位现在缩减了三分之一。一位困倦的女摊主懒洋洋地报出每市斤的价格:“后臀尖15,排骨18。”
“太离谱了,年初的时候猪肉每斤才9块、10块,上好的排骨也就12块呀。好在现在都不缺营养,不是说顿顿离不了,先买点鸡肉吧。”田大妈伸出一根手指翻检片刻后,拉着购物小车摇头走开。猪肉进价高,销量低,卖肉的摊主们也头疼发愁,不少人干脆选择了暂时歇业,等行情好点了再出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自4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不断上涨,而且是连续70天走高,截止到6月下旬,猪肉价格已经涨至30.58元/公斤,创下新高。
记者了解到,北京超市的猪肉价格涨幅更明显,一公斤排酸肉的价格已经高达40元。夏季本应是猪肉销售的淡季,价格也是一年中最低的季节,但是今年猪肉价格却一反常态。7月2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平均批发价是24.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的13.9元/公斤,上涨了76.25%。
【解读】
四大原因推高猪肉价格
市场人士分析,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疫情原因。去年底至今年初,一些养猪场受当时流行的猪胃肠炎疾病的侵扰,母猪死亡率较高,仔猪的存活率下降,导致目前生猪出栏量下降,影响到猪肉价格。
二是去年生猪养殖赔钱,导致养殖量减少。2008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去年这个时候是猪肉价格最低的时候,猪肉价与玉米价比低于5∶1,养猪户普遍赔钱,挫伤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也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价格自然上涨。
三是饲料、人工、运输等养殖成本上升。猪饲料60%至70%的原料是玉米,玉米平均价格由去年0.95元/公斤,涨到今年2.2元/公斤;运输成本也在年年提高。
四是“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市场上货源紧张,抬高了猪肉价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猪肉价格不会在短时间内掉下来,尽管未来环比涨幅可能减小,但同比涨幅依然较大,猪肉价格在下半年还将成为对CPI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预测】
下半年继续加息必要性降低
面对下半年CPI的走势,宏观经济研究人士的预测出现明显分歧,一些学者认为6月CPI涨幅已经是年内最高点,而另一些学者则担心今年CPI可能还会再创新高。但经过上半年连续3次加息后,学者们普遍认为,下半年继续加息的必要性已经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表示,从目前猪肉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来看,6月CPI不一定是年内的高点。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也认为,干旱、涝灾等灾害性气候对秋粮的影响还没有确切显现,加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半年CPI还有上行的趋势。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10月份之前CPI都会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运行,一不小心还会再破新高,11月份之后则可能回落。
另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持反对观点,他认为6月CPI将是全年高点,下半年由于周期性和政策性调控效应的显现,市场价格会逐步得到平抑,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趋势放缓,也有利于通胀压力的减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专家张立群也指出,6月CPI有可能是全年的一个高点。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测,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下半年CPI将高位回落,加息必要性不大。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分析,最近这次加息或是今年最后一次,但如果7月通胀继续上行,则8月可能还会加息,下半年如果外汇流入很多的话,央行仍有可能提高准备金率。
作者:涂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