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亮教授(左一)在新疆走访少数民族学生。 |
记者/方亮
在沈阳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透过舷窗望去,白雪皑皑的天山山脉尽收眼底。
这片壮美的景色对常年生活在大连的邵春亮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来新疆了,因为这里一直有我放不下的东西。”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7月3日至7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大连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邵春亮教授再一次踏上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开始了他的千里家访之旅。
“放暑假了,娃娃们在家功课有没有落下?还有那些毕业上班的学生日子过得好不好?我都得亲自来看看才放心。”担任民族预科班班主任这20多年中,只要有时间,邵春亮都会自费来新疆去他的娃娃们家里坐坐。因为有一颗民族大爱之心,5000多公里的路程其实算不得什么。
“您就是不需要投票的道德模范”
听说邵春亮老师来新疆了,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看望他,家长们也争着打电话邀请邵老师到家里做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邵春亮的到来相当重视。7月3日刚下飞机,邵老师就被请到了自治区党委大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拉着邵老师的手亲切地说:“感谢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您的言传身教对少数民族孩子们的一生都影响深远。”
“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员应该做的啊,看到这些可爱的少数民族孩子,我就想敞开胸怀去温暖他们。”邵春亮动情地说。
新疆教育工委也把邵春亮和他的学生们请来召开座谈会,共叙在校时的美好时光。
开会当天,邵春亮早早就赶到会场,从20多年前的第一届学生到现在在读的预科生,邵老师一一叫着他们的名字,迎接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送去一个个深情的拥抱。
“邵老师,您还是那么精神。”“邵老师,中午我请您吃饭,您一定要去。”师生一见面,话匣子就收不住。
新疆农业大学老师古丽米拉·克孜不别克是邵春亮带过的第一届学生。“20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1989年暑假的一天,突然有人敲我家门,我一看是邵老师,当时我们全家都惊讶了。没想到一个大学老师会跑这么远来我家家访。”
刚从预科班毕业的肖开提·艾木都拉说:“邵老师对我们这届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今天和师兄师姐们一聊天才知道,原来邵老师这么多年来对每届学生都是这样,太让我感动了。”
因为儿子工作忙,请不了假,热孜燕·于努斯和爱人一起来到座谈会上,看望这个在大连的兄长。“让儿子去大连读书是我们全家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邵老师对待我的儿子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从那时起,我们家就多了一位在大连的亲戚,多了一位兄长,孩子交给他,我们放心!”
“别人都说,我给学生的太多,但我知道,其实学生给我的更多。”邵老师回应道。26年,有多少故事藏在他的记忆中,再一次被学生们勾起,邵春亮的眼中不由得泛起泪花。
听说邵老师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86届学生玛丽亚兴奋地说:“邵老师,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您,其实在我们心中您就是不需要投票的道德模范。”
“长大了跟着爷爷去大连读书”
开完了座谈会,邵春亮便急忙赶到家访的第一站,米利万家。
正在新疆大学读博士的米利万刚刚做了妈妈,她和老公阿布拉江当年都是邵春亮的学生。
“在学校上学时邵老师不希望我们学生谈恋爱,但我们俩平时表现好,邵老师就特批了。”谈起往事,阿布拉江的幸福溢于言表。邵春亮在这对“80后”小夫妻的眼中,就是一个可爱、善良,还有点严格的“老爹”。
邵春亮对小夫妻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直爱不释手,又抱又亲。
“长大了跟着爷爷去大连读书吧。”米利万的妈妈、孩子的姥姥笑着说,“邵老师对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太好了,把孩子交给他带一定错不了。”
走进乌提库尔的家,一行人不禁对满桌丰盛的美食惊讶不已,带果仁的“巴哈力”、新出炉的熏马肉、飘香的抓饭,还有各种新鲜的瓜果。这些都是乌提库尔的妈妈忙碌了一天的成果。
“我的娃娃现在是大连的娃娃,可培养出来也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少数民族的。邵老师做的事很了不起,我为邵老师做这点吃的不算什么。”乌提库尔的妈妈动情地说。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被誉为“塞外江南”,这里也有许多邵春亮日夜牵挂的学生。
特来克和安娜等几个同学早早便在楼下等着他们敬爱的邵老师。他们都是刚读完预科的学生,与邵老师相处了一年,刚分开没多久便开始朝思暮想。
奶茶、“那仁”、水果,在充满哈萨克风情特来克的家中,大伙席地而坐,唠起家常。
“特来克这孩子聪明,虽然爱玩但学习没问题。”邵春亮对特来克的爸妈说,“今年预科班里来自伊犁的娃娃有5个,我已经嘱咐了上几届的老乡们回去多照顾一下他们。”
听说锡伯族的李娜今年保送念研究生了,邵春亮特别高兴。“读物流工程是吧,我和你们院里的老师都熟,见了面我一定交待他们多关照你。”
“这次来得匆忙,好几家我都没空去了,过不了多久我一定还来。”
唠不完的心里话,打不断的欢笑声。身处其中,仿佛已忘却了这是一位老师在家访,更像是一大家子人在这夏日午后一起悠闲地喝茶聊天,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都是血脉相通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