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更多地体现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表达于一种的进退有度的生活态度。
文/倪婷
中国,自古就有着对自然生态生活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这样憧憬。
这种追求和向往,更多地体现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表达于一种的进退有度的生活态度。而这种居住环境,有赖于城市的绿色建设与改造;这种生活态度,流露于城市居民的低碳方式陶冶和践行。
2011年6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对于示范城市的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将给予政策优先倾斜,中央财政也将给予鼓励支持。这对于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无疑将产生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低碳城市的建设就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
在近一年的低碳城市探索中,尽管一些城市因为概念不明晰,行动不力而备受争议。但毕竟,低碳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至少,积极的态度也是城市低碳转型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在向低碳迈进的过程中成效显著。虽然路径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建设经验和转型路径能为同样处于低碳征程中的并肩者增益思索。
杭州:能源匮乏下的低碳之道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盛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时至今日,杭州西湖在2011年6月24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湖泊类文化遗产。两个月后,在国家发改委8个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中,杭州位列其中。
作为能源匮乏型城市,杭州的低碳城市之路并不平坦。在能源供应与低碳发展之间,杭州需要均衡之道。
“杭州没有煤炭资源,电力要依靠外部输送,太阳能资源也不丰富,发展低碳城市显得非常紧迫。”杭州市发改委能源和环境资源处处长徐东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道,“无论从能源供给,产业结构,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需要一套一体化的低碳发展方案。”
在这样的紧迫感之下,杭州在2009年12月就公布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杭州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处长郭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杭州的低碳城市建设,就是要从生产、生活、流通等各领域,形成和提倡一种低投入、高产出、低耗能的方式。”
于是,杭州市开始从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体系。
为解决能源匮乏问题,杭州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都应用到了发电和建筑领域。2011年1月,全球最大的光伏单体建筑发电系统更是落户杭州铁路东站枢纽。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累计减少标准煤3277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095吨。
此外,由于交通占城市能源使用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纵观全球,交通占能源使用总量的比重为20%左右。杭州作为出行需求较高、交通系统完善的一线城市,要低碳就需要从发展公共交通开始。
而针对公交车“最后一公里”问题,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市民可凭身份证办理租用卡,或凭公交IC卡办理租车和还车。租车1小时内免费,超时费用也非常优惠。
“公共自行车租赁,不仅延伸了公交服务,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改变和培养了杭州市民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徐东敏向记者表示,“目前,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已超过2000个,自行车近6万辆,每天租赁人数达32万人次左右。”
除了交通问题,散布于各社区的垃圾中转站,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针对此问题,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垃圾载运车。垃圾载运车将直接从社区、学校、办公楼收集的垃圾运到垃圾填埋场,省去了垃圾中转站的环节,减少了社区污染,也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
实施六位一体低碳城市建设的第二个年头,杭州西湖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十年西湖综保工程的推进中,杭州除了保护和修缮西湖文化遗产外,还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湖水整治。可以说,西湖之美,除了文化底蕴外,很大一部分来自自然生态的渲染。
据郭丹介绍,整个西湖地区对污水采取了截污纳管的措施,通过污水管网建设,将原有的餐饮、生活等污水截断,从源头加以严格控制。对于西湖周边的污水,全部进行纳管处理,并将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了95%。
对于之前生活在景区内的居民,实施了外迁安置措施,并将他们在景区内的房屋进行了集中式改造,使其具备截污纳管的能力,进入管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西湖景区的生活排放和污染。
此外,杭州还开展了“给西湖喝纯净水”的措施,将钱塘江的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渠道引入西湖,每天引入活水30万吨,一个月换水一次,这样加强了西湖水的流动性,使西湖成为了活水。为了防止水流短路,所有入水口在整个湖区均匀分布,保证了西湖水质的流动状态。
得益于这些措施,西湖水质达到了全国景观用水标准,透明度从以前的50提高至73。“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整个西湖的湖面格局重现300年前明朝中叶时期的状况。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杭州市发改委编制了“十二五”低碳城市工作方案。对此,徐东敏介绍道:“在‘六位一体’的基础上,杭州还计划设立低碳试点区域,包括低碳城区、低碳开发区、低碳社区、低碳县级市和低碳乡镇。并重点从交通和建筑两个行业继续推行低碳建设。”
浐灞:从污染重地到休养生息
2011年4月28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浐灞生态区开幕。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园会,让浐灞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浐灞生态园区占地418公顷,水域面积188公顷,共设109个室外展园,为历届之最。园区内的室内外园艺景点、长安花谷、丝路花雨等园艺景点,展现了天人共生的风貌,用绿色引领了世界生态的最新时尚。
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位于西安市东郊城乡结合带的园区,在六七年前曾经是河流污染、垃圾成山、泥沙成灾的污染重灾区。
“由于处于城市中心边缘,城市废水、垃圾、河道采砂等城市废物和无序开发对浐灞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破坏,当时的浐灞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本刊记者在采访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时了解到。
2004年,为应对环境承载力不足和城市扩容需要,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综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设立了城市生态型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几年来,生态区面对严峻形势,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逐步使浐灞从一个生态重灾区变为城市的生态补偿区。
对于浐灞的转型,管委会认为:“首先是因为浐灞实现了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管委会以“让浐、灞河修养生息”为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河流综合治理和绿地景观等重点项目建设,使浐灞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生态景观框架基本形成,区域生态功能初步显现。
在整治改造的基础上,浐灞着重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了以资源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增长模式的转,最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为主导,以生态工业为辅助,并结合少量生态农业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
“以人为本”也是浐灞转型的重要经验。“浐灞坚持传统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并重,通过将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入到社会各领域,实现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道。
而西安世园会可谓是浐灞探索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和集中展示。世园会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浐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后续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管委会相关人士认为:“世园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介交流平台,也树立了绿色浐灞的形象,为我们后续开发建设确立了标杆,也给关注浐灞发展的社会力量以足够的信心,推动我们从环境建设向城市经营角色的转变。”
晋城:黑色煤都的低碳绿变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从其城市的资源结构上看去,满目“黑色”。因其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素有“煤铁之乡”之称。晋城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总储量808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1/4,山西省的1/2。
然而,在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为“十二五”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晋城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始了一个黑色煤都的低碳绿变。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晋城煤炭产业过重,服务业发展不足,加工制造业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难度越增大。
对此,晋城市市长王清宪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地区,大力实施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不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发展。我们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胆率先突破,规避资源诅咒,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
在这样的思路下,晋城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实现发展的新跨越”的发展要求,并将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定格为低碳经济。
作为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产业优化是晋城实现低碳转变的重中之重。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晋城每年可减少能源消费600余万吨标煤。与此同时,严把高耗能产业进入门槛,确保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节能目标如期实现。在改造提升煤炭产业的基础上,晋城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能耗由2005年的4.55吨标煤下降到2010年的2.93吨标煤。
限制了能源,就必须对相应的替代能源进行开发。晋城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大力开展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开采、集输、液化等能力继续扩大,工业和民用燃气规模超过亿立方米。同时,沼气和秸秆气在晋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可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5万吨。在水力发电方面,晋城也已建成水电站63处,装机容量6.96万千瓦,全部实现联网运行。
对于城市转型,企业转型和产业转型至关重要。对此,晋城打出了“旅游牌”,在旅游产业的投资累计超过30亿元,积极倡导和促进煤炭企业进军地面产业,一大批煤炭企业投巨资开发出了皇城相府、王莽岭、蟒河、珏山等景区,2010年接待旅游人数为1046.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11.67%,成为晋城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总结晋城转型经验时,王清宪认为:“资源诅咒的关键是,要么是把财富放错了地方,要么是把财富用错了地方,而不是资源财富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因此,大胆改革、率先突破是国家赋予试验区的最大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