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 “三公”经费最新消息

三公经费密集公布 网友五大关注(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20日13:20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多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布了“三公”帐单。专家指出,预计本周有望迎来各部委公布“三公”经费的高峰期。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多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布了“三公”帐单。专家指出,预计本周有望迎来各部委公布“三公”经费的高峰期。

  针对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情况,网友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关注点一:公开“三公”帐单会有哪些“技巧”?

  7月15日,卫生部、农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陆续公布本部门的“三公”账单。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表示,这些单位选择了临近周末的时间,甚至快下班时才公布“三公”经费,也体现了其技巧性。

  众所周知,我们的很多货币政策调整往往选在周五下班时间,以免加息等措施给市场带来大的冲击。但公开“三公”玩弄技巧,会让公众觉得某些部门不实在,公开是应付差事,缺乏诚意。

  由于周末是休息时间,很多媒体版面“缩水”,尤其是言论版面要么“休假”,要么“缩水”,再加上周末读者数量相对减少,关注度小了,的确能减少“三公”消息带来的冲击波,但如果公开的结果与公众的期待差距很大,就是玩弄技巧也无济于事。

  毫无疑问,媒体不仅会根据公开时间来编制排行榜,还会根据公开的详细程度编制榜单,甚至还可能根据各个部门的诚意来编制榜单或打分。这意味着最后所有部门的“三公”经费,都要经各种媒体的梳理、比较,公众满意的部门将受肯定,公众不满意的部门就要挨批。

  在我看来,公开“三公”经费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比如说,审计署由于“三公”经费公开最为详细,就得到公众一致肯定,而那些应付式公开的部门必然要“挨骂”,公众即使没有地方可骂,也会在心里骂。所以,公开“三公”经费最好来实在的,公众主要看公开的结果,而不看公开的时机。(广州日报 冯海宁)

  关注点二:最后公布三公经费的是谁?

  在所有中央部门中,科技部率先作了公布,而且公布的数据比较详细。随后又有一些部门作了公布。但是,绝大多数不知在观望还是怕公布之后受到质疑还是花的太多了,迟迟不予公布。专家预测,本周末会出现公布高峰,其实这只是预测或者说是一种激将法。只有真的在周末孤注一掷,那才敢说达到了“高峰”。毕竟,三公经费是个热门话题,多少年来,老百姓意见很大。一旦公布出来,花的又很多,很可能被媒体口诛笔伐。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实在熬不过去了再说。

  公布三公经费,总觉得有点像逼着鸭子上架的味道。不过,对这些上百个庞然大物,如果不让他们坦白一年因为那个庞大的机构花费了多少,那就是便宜了他们。老百姓只知道三公经费越来越多,据说已经达到了上万亿,但是,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花的。这对纳税人来说是极其的不公平。老百姓不是反对三公经费,而是反对不该花、以公的名义乱花。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表示,这些单位选择了临近周末的时间,甚至快下班时才公布“三公”经费,也体现了其技巧性。因为周末关注度小了,“挨骂”的可能性也就小了。笔者认为,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周末不就两天吗?周末网友不上网了吗?再说了,只要你花的别太离谱,周一公布和周末公布是一样的。如果你花的出玄,想通过周末为自己打掩护,那是掩耳盗铃,照样会受到铺天盖地的批驳。

  其实,这些部委应该知足,这些年公众一直要求公布,而一直不公布,本来就是对纳税人的不敬。这一次,国务院规定必须公布,如果还是不公布,这只能说明三公经费就是一块愿怎么吃就怎么吃的“唐僧肉”。

  另外,虽然公布了三公经费,也只是已公布部门自己的说法,究竟是真是假,还没有人跟你们较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不敢公布,那就太不像话了。纳税人把钱袋子交给你,你花了多少又不向纳税人汇报,这说得过去吗?

  三公经费的公布从今以后将成为惯例,一年将比一年严格,一年将比一年严谨。相信,中央部门通过今年的三公经费公布之后,在公众中所产生正负面反响,将有利于今后对三公经费花销的有效控制。

  早晚得公布,早公布好于晚公布,拖到最后公布那就不好看了。(四川在线 王寿臣)

  关注点三: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真实吗?

  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就真实吗?“三公经费”为行政机关开支中竭力回避的支出,招待费又是“三公经费”中最敏感的问题。目前,中央机关“三公经费”中招待费出奇地少,比如,2010年国内公务接待费,商务部108.53万元,科技部191.49万元。处于高消费地区的北京的国家部委,每年一百多万元招待费,甚至远低于一个地市级部门的实际招待费,可能的原因则是,财务报表上的公务招待费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支出,招待费隐藏在约束较弱的会议费、培训费等会计科目中。

  行政机关“三公经费”预决算存在被“修饰”的问题,且即便经过“修饰”的数据依然不敢见“公婆”。可见“三公经费”尚有许多待解的谜团。破解谜团需要公开更为详尽的行政机关的预决算数据,比如行政机关会议费等其它开支情况,同时还需要跟进审计监督,对公开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吴兰友 )

  关注点四:内容还要继续细化

  最近几天,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陆续多了起来,这当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民众似乎也觉得“乱”了起来,看到了相关数据,但却不太能看懂里面的“门道”。

  公开“三公经费”,自然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是要让民众看清“门道”,进而监督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所以,当前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多做一些解读、解释,让民众充分地看懂这些已公布的数据,不能让好不容易呼吁来的公开,在民众的一头雾水中结束。

  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审计署是把车辆购置和车辆运行维护分开,车辆购置支出为115万元,车辆运行维护支出为1114.65万元。但商务部关于公车数据的说明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64.49万元,主要用于机要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部机关车辆购置由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统一配置。”

  这是不是意味着264.49万元并不包括车辆购置的费用,那么商务部公车购置费又是多少、算在哪里呢?同样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一项,各部门的数据所涵盖的内容并不一定相同,这样的话,各部门的数据恐怕就失去了可比性。

  由此看来,“三公经费”说起来简单,但公布的每一项数据所代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似乎又不是那么明确。此前中科院解释去年公车消费之所以超过7千万,是因为其有近千个野外观察台站。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科院公车开支里面,还包含了一定的科研经费?而商务部解释因公出国经费比例过高,是因为“与商务部的工作性质有关,与我国在国际格局中不断演变的地位有关”。

  从这些部门的解释来看,当前公布的“三公经费”,很可能是混杂了大量科研项目和业务开支的经费在内,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大杂烩”,民众该如何去判断具体的数字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公开“三公经费”绝不是亮出几组数据就算完成了任务,还必须要让民众看懂,并据此判断数据背后的行为是否合理。

  当前,很多媒体在通过制作图表等形式,分析解读这些已公开的数据,这是一种必要的民间监督。建议人大预算监督部门成立一个权威的评估组,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告诉民众如何看懂、理解公布的数据,避免混乱的猜测,更可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科学详尽的公开方案以备来年。

  若能如此,公开“三公经费”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公民意识,普及公民常识的过程。一个公开透明、值得信赖的政府,需要理性的、有公民意识和公民常识的民众,而预算监督知识,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常识。提升公民这方面的知识,和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同样重要。(新京报)

  关注点五:“三公”公开接力棒能传多远

  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以来,已有近30个部门进行了公开。虽然说还有更多的部委和事业单位尚未付诸行动,但可以相信,“三公”公开这个多米诺骨牌既然开了个头,其传导效应不会中途嘎然而止,值得期待乐观其成。

  前些年网上就流传过全国每年“三公”消费9000亿元的说法,尽管人民网记者刨根问底专门就此说法来源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士,表明并无实据属于以讹传讹,但社会上质疑与非议之声一直未曾消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连官方也拿不出一个有钉有卯的数据,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三公”消费虽然各部门各单位自有一本账,可毕竟都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不公开不透明,就使得总体上的数据难为人知,因此,官方应对社会舆论就不免乏力甚至理亏气短。

  政府部门运行办事,当然需要各种经费,其中“三公”就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不成其为问题,关键是这笔账不能糊里糊涂,毕竟财政拨款来自纳税人的贡献,政府是人民公仆,钱花多少,都花在了哪里,花得是否合适,都应该公开向大家作个交代,此乃天经地义之事。

  从已公开的几个部委的“三公”账目来看,有笼统简单的,也有稍细一些的,有的受到公众舆论赞扬,也有的仍引发批评反弹,这些都说明“三公”公开仍未有穷期,还需要再深化细致些,不光给大家公开几个抽象的数字,还应该进一步具体到哪些项目,这样才好让公众判断花得妥当与否。

  当然,已经公开的“三公”经费本身的准确性、可信度如何,这些部委还有更多的部门有没有、会不会作假账,都得有相应的监督、防范手段,说出来的数字和事项都应该经得起核查,谁提供谁说的都要负相应的责任,若有失实作假自然还得追究处分。总之,“三公”经费的公开,不能沦为数字游戏,要有效防范重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覆辙。

  “三公”公开,中央政府部门已经率先垂范,我觉得更有挑战性的是,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情况能否公开,公开得能否准确、具体并经得起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拷问。可以说,与地方相比,中央政府部门“三公”公开的难度系数并不算大,因为平常受较为严格的财务制度约束和审计监督。可不少地方各级政府就不然了,行政领导随意花钱张口就来,迂回曲折的办法多得是,可说是“花钱不眨眼”,其实都是由财政买单。

  因此,在不懈努力进一步推进中央政府部门“三公”公开的同时,应该尽早在地方各级政府全面推开,把“三公”公开的接力棒接着往下传,并确保真实可靠不走过场不作假。(中国青年报 郑根岭)

  作者:吴兰友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UN91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