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津深苏快速追赶广州 经济“第三城”或让位天津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曾妮
2011年07月21日14:39

  上半年刚过,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交出了“期中考”成绩单。广州经济总量虽然仍居全国第三,但GDP增速却花落全国第四。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昨天闭幕的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分析形势指出,广州“经济总量第三”的位置两三年后或拱手让位于最大的追兵天津市。

  津深苏追赶广州,差距快速缩小

  “许多经济总量排在我们之后的城市,某些指标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广州了。”万庆良在昨天会上的一番“危言”,着实让与会的广州干部们“耸听”了。他分析指出,上半年广州生产总值5730亿元,仍居全国第三,但11%的经济增速却排在全国第四,落后于天津(16.5%)、重庆(16%)、苏州(11.5%)。继广州去年GDP破一万亿元之后,今年天津、苏州、深圳都将加入“万亿元俱乐部”。

  比较去年同期各市GDP会发现,广州与排在其后的天津、苏州、深圳三市差距正在快速缩小。比如,去年上半年广州GDP领先天津、苏州、深圳分别是780亿、480亿、670亿,到了今年上半年,差距分别缩小至631亿、350亿、517亿。

  万庆良说,据分析,如果天津与广州GDP的增速差距控制在3个百分点以内,那么未来三年广州还能暂居中国经济“第三城”;如果天津比广州快3个百分点以上,那三年之内广州可能就会被天津赶超。万庆良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实际上天津已经不把广州当作对手了,他们有更高的目标。”

  80多个超亿元项目再释放400亿产值

  今年上半年,广州各项经济指标仍保持较快增长,不过固定投资增速和工业增速就不那么“亮眼”了。1—6月,工业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10.3%,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3个百分点。固定投资同比仅增长2.1%,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41.4个百分点。上半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仅相当于重庆的40%,北京的50%上海的67%。万庆良说:“要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我们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万庆良指出,工业在广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全力以赴保持工业平稳增长。要继续对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一企一策”专项帮扶活动,尤其要加强对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登比重较大、下滑较快的企业实行对口挂钩、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前,重点要抓好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扩建、东方电气三期、南车城市轨道装备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LG8.5代液晶面板项目、LED外延片和芯片项目落地建设,推进东风日产60万辆产能扩建、广汽本田新增产能12万辆等项目如期投产达产,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新的增长点。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重点支持下半年80多个超亿元增资扩产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再释放400多亿产值,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造条件。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万庆良强调要强化重点项目带动作用,继续由市领导对口联系,亲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今年确定的101个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60个总投资在2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建设,确保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效益。

  记者述评

  放下GDP之争,天地更广阔

  广州与天津之间的GDP“暗战”,去年就已经见诸报端。近年来天津的快速发展,让“第三城”广州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屡次在公开的大会上谈论这一问题,计算“领先步数”,预测“超车点”,都传达了一种忧患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焦虑)。

  类似的“GDP之争”,2006年时也曾在广东省和山东省之间上演。当年,有人预测山东省GDP将超越广东,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学界内热烈讨论,媒体上详细比较,网友间相互攻击……一时间好不热闹。这场“鲁粤GDP之争”最后以广东的胜出告终。(当年国家统计局核算各省经济运行数据,发现广东第三产业产值被大大低估,重新核算后,广东GDP仍居全国第一。)在那之后,深圳和苏州之间也曾有过一次“GDP角力”。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地纷纷喊出了告别“惟GDP论”的口号,然而对于GDP的依恋,各级党委政府又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呢”?

  反过来想想,是谁要求广州一定要稳居经济总量“第三城”?是广州的老百姓吗?走上街问问就知道,相对于GDP,广州百姓更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排上学位、猪肉为什么这么贵、房价会不会继续上涨这类民生问题。

  再进一步想,如果失去了“第三城”的牌子,广州又会真正失去什么?是地位?是面子?国家在广州画了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圈,已经给予了广州很高的规划地位,但能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说到底是“靠功能不是靠总量”。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一针见血的指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GDP竞争,就像是堂吉诃德战风车。”如果看不清自己面前真正的挑战是什么,发展就会迷失了方向。

  广州目前真正面对的挑战,不是GDP的角力,而是如何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GDP是虚的,发展后劲才是实的。在丁力看来,广州要关注的不是眼前排第几,而是将来发展后劲有多大。如果为了一时GDP领先,而透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即使现在暂时保住了“第三城”的位置,将来也会输得一败涂地。

  要增强发展后劲,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转型升级。丁力指出,要完成转型升级,广州必须认真研究三个问题“今后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第一个是“今后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要认清未来五至十年能让广州拥有相对领先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是什么。不要“今天搞汽车,明天上生物制药,后天又玩起电子产业”。

  第二个是“谁来干”的问题,也就是今后依靠什么力量来推动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广州的经济发展倚重于外生力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来提升产业层级。但经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指出,中国的转型升级必须发展和倚重“内生力量”,要多依靠本土企业、培养自主品牌,这样才能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个是“怎么干”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推动转型升级。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政府要做的就是为企业的转型创造环境。转型升级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化解的办法,很多企业就会选择“不转”,因此政府必须创新“孵化”模式,在这方面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能给广东提供较好的经验。

  GDP是虚的,好的体制机制才是实的。丁力指出,社会必须与经济同步发展,“强经济、弱社会”是走不远的。今天不可能再依靠某一产业的单兵作战来支撑GDP的增长,真正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功”是强大的内需。然而如果社会分配不公,财富集聚在少数人手中,内需必然虚弱,因为“富人不用买、穷人没钱买”。只有建立公平的体制,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强大”。广州应该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用最好的环境、机制,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资源。

  GDP是虚的,民生幸福才是实的。“到二三线城市去”已经成为当下一句流行的口号,其折射出来的是,一线城市高房价、高物价以及稀缺的公共资源带来的高生存压力。城市的发展要依靠人,更是为了人,如果生活在这里人感觉不到幸福,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

  回到发展速度问题上,速度到底要不要?答案是当然要,但要的不是盲目高速。丁力指出,广州已经步入“后时期”后亚运时期、后汽车时期、后房地产时期。进入“后时期”的广州,大规模的固定投资、大手笔的外资汽车项目、大干快上的房地产都不可能“再来一次”,也就是说,广州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正因为如此,广州完全有理由给自己“松绑”,定下心来,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路子。转型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像“过弯道”,速度太快会翻车,停滞下来也会翻车。不要只看着别人的步子而乱了自己的方寸,重要的是保持恰当的速度、把握好方向,驶出转型升级这一艰难的“弯道”。

  南方网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