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央行地量发行3月期央票 下半年最多加息一次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7月21日15:03
  中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央行今天发行60亿元3个月期央票。本期央票的发行量比上期减少400亿元。而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550亿元。市场人士预计,本期央票利率将会继续走稳。目前市场190亿元资金没有对冲,因此本周市场仍然可能实现小幅净回笼。

  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上周央行的净回笼更加剧了紧张态势,资金利率居高不下。在资金面持续紧张的态势下,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争夺更加激烈。财政部、央行昨天进行了300亿元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招标,中标利率高达6.03%,远高于目前3个月定存利率3.10%的水平,显示银行对于资金的非常追捧。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短期资金面略紧,本周央行回笼货币力度或不及上周。但央行将继续实行较紧的货币政策,下半年央行至少会进行一次加息。

  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会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科院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发行央票是为了调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下半年最多加息一次。

  主持人:什么是央票?为什么要发行央票?

  杨涛:央票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对象。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是短期国债,但是在我们国家短期国债的发行量相对较小,央行就自己发行央行票据这种主要的债务工具,以它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通过央票的发行来适时调控市场资金余缺,调控市场资金面的流动性。

  主持人:为什么本期央票发行量比上一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是不是像有些分析人士说,因为前期央票发行量较大,所以本期要调小一些?

  杨涛: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近期央票发行量比较小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央行央票发行本身是为进行市场流动性调控,这段时间市场的资金面相对偏紧,甚至可以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适度降低央票发行,减少对市场资金回笼,也是公开市场业务的正常操作。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市场资金面和批发性资金都紧张,这种情况下央票的行难度在增加,发行成本也在增加,所以适度减小央票发行,也符合央行发行央票原则。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市场的流动性,就是在市场上钱的多与少会决定央票的发行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央票的发行量呢?我们会根据哪些数据进行判断?

  杨涛: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市场流动性。间接判断依据可以首先考虑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是否会带来外汇占款的增长,是否会带来信贷的过快增长?这些都是一些较间接目标,但央票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最直接的目标还是针对市场的流动性问题。

  主持人:进入7月份以后我们又进行一次加息,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央行还会加息,您认为这个可能性大吗?

  杨涛:下半年加息可能性存在,但是最多也就有一次加息可能性。现在加息并不是央行最有利的调控手段,一方面通货膨胀和加息之间的联系并不非常紧密,现在我们国家的物价上涨除了货币因素,还有供给面因素。猪肉价格影响因素还有劳动力成本等,这些并不是加息能解决。另外,现在加息影响还比较有限,因为加息作用更多是通过银行体系来体现的。

  现在有一个流行概念叫“影子银行”,就是不通过银行体系,还有另外一套机制对经济产生影响。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我觉得虽然央行仍然有加息的可能,但是央行利用加息来应对通胀并不是最有力的手段。

  主持人: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似乎都是在小心翼翼维持一种平衡状态,无论是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都是一点一点试探,这种操作今后有没有可能出现大变化?

  杨涛: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央票的目看,维持这种小心翼翼状态,应该是常态。现在央票发行一般是周二发行一年期央票,周四发行三月期的央票,而且今年不同期间央票还不断出现重启、暂停状况,这种所谓维持市场资金性、资金流动性平衡,是一种常态。当然,在常态基础上有可能会出现增加央票的发行或减少发行,甚至是重启或暂停。

  另外,从操作机制来看,现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无非就是央票的操作,另一方面是针对国债正回购和逆回购。很多人谈到,未来这种机制会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利用短期国债来替代央行发票。毕竟发行央票,央行也有很高的成本,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机制。这虽然是改革的方向,但是短期这种操作机制的变化还有一定难度。

  主持人:央行下半年调控政策会有哪些特点?稳健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延续?

  杨涛:所谓稳健货币政策表达一种中性偏紧概念,就现在中性偏紧态势来说,下半年仍然还会延续。延续表现首先是还存在一定加息可能。

  目前,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相对在减小,毕竟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1.5%左右,已经较高。就公开市场操作的其他方面来说,在频率上还会呈现一种偏紧趋势,起码从政策态势上,稳健货币政策仍然会给大家一种中性偏紧预期。背后原因是,通胀压力虽然有可能会逐步缓解,但仍然会处于高位。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