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场血案,山村少年张圭(化名)可以和以前一样,在新昌老家好好过一个暑假。
张圭是90后,家里的独子,在浙江一所专科学校读大一,原本前途不错。
但村民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少年竟杀了14岁的邻居小浩。原因竟是小浩时常叫他小偷。
昨天,绍兴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依法对其提起公诉。“他是一个压抑的少年,仇恨的种子长期埋在心里,没有渠道倾诉,终于酿成悲剧。”办案人员如此分析。
从策划到犹豫、寻找机会直至行凶,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这个少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性挣扎?
纠结:小邻居经常叫他“小偷”
杀人的念头是从今年春节开始滋生的,只是为了报复。因为张圭小时候偷过别人的东西,但长大以后再也没有偷过,而这些年来邻居小浩见到他,还时常叫他“小偷,小偷”。
这让张圭觉得很恼火,有时气得咬牙切齿。另外的一个原因是,小浩家买了2台织布机,发出一些噪音,让他晚上睡不好觉。
今年春节刚过,他就想把小浩骗出来杀掉。
2月13日,正月十一。新昌著名风景区穿岩十九峰下的雅庄村,农家热闹喜庆的气氛尚未散去。
这天,张圭开始预谋他的报复。下午2点左右,他来到澄潭镇上买了一个新的手机卡。
出生于1990年的他思维异常冷静。“想在将他杀死后,用这个号码打给他家里人,对他们讲他回不来了。”他这样解释当时的目的。
但买来之后,他也有些犹豫。毕竟是杀人,总有些害怕。但另一方面,他又在寻找机会。
这一天平静过去了,张圭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第二天,2月14日,情人节。张圭一个人过,在纠结的等待中,他还是没有找到机会。
行凶:在小浩后头,他举起了石头
直到2月15日下午1点多,张圭看到了小浩一个人在家门口。邪念来了。
“和我一起到镇上买鞭炮去不去?” 张圭这样骗小浩。小浩答应了。
张圭让小浩先走到桥头等他。这样是为了让人看到。趁这个时间,张圭回家拿了菜刀,塞进外套里,再骑出了电瓶车……
到了一个偏僻凉亭里,这是张圭早想好的地方。小浩坐在一个台阶上,而张圭搬了一块十多斤重的石头,坐在小浩的后面。他举起了石头
“想先把他砸昏,再用刀,不砸昏的话,我感觉也下不了手。”事发后张圭这样向警方供述。
小浩倒在了血泊里。
反思:寻常少年为何如此残忍
行凶后,张圭处理了凶器。接着又到镇上买来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因为再过2天,学校就要开学了。
回家后,他又去打了篮球。下午三点多,他父亲回来了。因为父亲答应他买一个新电脑,于是父子俩去了城里买回了电脑。
而这个时候,邻居小浩的父母已经开始找人,把村口的池塘水连夜抽干了,但依然不见人。
小浩是他们唯一的儿子,聪明乖巧,读书成绩好。他还有一个脑瘫的姐姐。
2月16日中午,张圭用那个新买的手机号给小浩家打了一个电话,谎称绑架了小浩。
“我当时知道人不会回来了,就想到了打电话谎称绑架,等我去杭州读书后,他们就不会怀疑到我身上了。”他说,当时是这么想的。
当天晚上,往日静谧的山村早已变得人心惶惶,除了张圭。19点左右,警方找到了他。他很平静,明天就要赴杭州上大学去了,此时正在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上兴致勃勃地玩游戏,但外衣上还有隐隐的血迹。
两个原本完整的农村家庭破碎了。一个22岁的少年何以会如此残忍?在学校,在家人和村民眼里,张圭是个很普通的少年,没有太好的表现,也没什么问题。从高中起就住校,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只是不大爱说话,不大和父母交流沟通。
“杀人的动机是细小的矛盾引发的心理活动,没有跟家里人讲过,思想上太压抑了,最终酿成了悲剧。案发后,双方家人和村里人都很惊讶。”办案人员分析说,这个悲剧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课题。
本报驻绍兴记者 史春波 本报通讯员 魏斌 刘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