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爆炸 > 挪威爆炸消息

挪威爆炸枪击嫌疑人行凶前上网发布1500页宣言

来源:北京晚报
2011年07月25日16:13
行凶前上网发布1500页宣言
行凶前上网发布1500页宣言
行凶前上网发布1500页宣言
行凶前上网发布1500页宣言

  挪威爆炸和枪击事件死亡人数24日上升至93人,另有大约100名伤员接受救治。嫌疑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承认制造袭击,但拒绝认罪。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西的于特岛对岸,人们点亮蜡烛,摆上鲜花,悼念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23日,挪威全国哀悼枪击和炸弹攻击事件遇害者。当天,挪威国王哈拉尔和王后索妮娅前去慰问了幸存者。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说,许多人仍然在痛苦地等待自己失踪亲人的消息。

  震惊

  枪手老父

  震惊

  与儿子失去联络16年

  新华社电 挪威爆炸和枪击事件震惊世界,其中也包括嫌疑人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的亲生父亲延斯·布雷维克。这名老人说,得知挪威发生的惨剧与儿子存在关联,他深感震惊。

  《世界之路报》24日刊发对延斯·布雷维克的采访。他已经退休,现定居法国,自1995年起与儿子失去联络,最近两天看到关于儿子和袭击案的新闻报道,令他着实吓了一跳。“我正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突然看到他(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的名字和照片。”延斯·布雷维克说,“我感到惊愕,得知那个消息着实恐怖。”他说,他从未与儿子共同生活,只在儿子少年时有过接触。至于儿子为制造袭击筹划数年,他更是一无所知。“他小时候是个普通男孩,不怎么爱说话。他那时对政治不感兴趣。”

  袭击嫌疑人布雷维克在发布于互联网的一份“宣言书”中提及父亲,称后者曾担任挪威驻英国和法国的外交官,在自己出生后与母亲离婚。父母分别再婚,母亲嫁给一名军人。根据布雷维克描述,父亲和第二任妻子曾要求担任他的监护人,遭挪威法院阻止,不过他在少年时代一度与生父保持良好关系。

  救人

  平民英雄

  救人

  弹雨中救起

  数十名落水者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枪击发生后,有不少于特岛附近居民赶在特警之前抵达事发现场,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数十名落水者。

  对于于特岛枪击案中的二三十名受害者来说,参加过海外驻军的船夫马歇尔·格里菲(上图)绝对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报道说,格里菲当时正在自己的渡船旁和家人喝咖啡聊天,突然听到枪声,然后就看到向他们方向逃来的年轻人。“我接住的第一个孩子大吼‘有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格里菲说。他随即驾驶渡船往来陆地与小岛四至五趟,将一拨拨惊恐的年轻人送到安全的地方。

  利娜现年48岁,在于特岛生活20多年,住所距离22日惨案发生地大约600米。她告诉法新社记者,枪手开始向工党青年团成员射击时,她一度误把枪声当成爆竹回声。听到孩子们惊声尖叫,看到不少人中枪落水,她意识到出事了,立即与邻居开动摩托艇驶向岛屿,营救落水者。她一趟运送6名落水者至岸边,随后驾车送他们前往医院。利娜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朋友告诉法新社记者,利娜22日当天营救了40多名落水者。“不单是我,还有不少人、不少船。”利娜说,“大约有20条船,我们逐渐接近岛屿,比警方或医疗救援船近得多。” 综合消息X097

  作案

  动机

  为给工党

  一个警告

  布雷维克遭受实施恐怖活动指控,定于今天接受法庭传讯。他的律师利佩斯塔说,布雷维克承认制造奥斯陆政府办公大楼爆炸和于特岛枪击,但不认为自己犯罪,打算出庭时作出“解释”。律师利佩斯塔如此解释布雷维克的行为:“他想要社会发生变革,从他的角度上看来,他需要暴力掀起一场革命。他想要袭击的是社会以及整个社会的架构。”利佩斯塔对媒体如是说,“他说,他去于特岛是为了给工党(挪威执政党)一个警告:除非工党改变他们的政策,否则‘末日很快就要来临’。”

  2009年开始周密策划袭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4日报道,袭击案数小时前,挪威枪击爆炸案疑犯布雷维克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份多达1500页的宣言,其中详细阐述了他制造这两起惨案的动机。在这份文件中,布雷维克扬言要发动一场保卫欧洲的“基督徒战争”,以抵抗“伊斯兰人的进军”。

  报道说,这份1500页的文件中有一部分是日记,另一部分是炸弹制造手册,其他则是政治言论。他在文件中详细地讲述了他对伊斯兰的仇恨,并谈及自己是如何成为了一名“圣殿骑士”(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后保护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欧洲人的骑士团)。

  文件说,布雷维克将自己长篇大论的“殉教行动”日记冠以“2083:欧洲独立宣言”的名称,指出自己在2009年秋天就开始密谋策划7月22日的袭击案。布雷维克在日记中宣称自己隶属于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就是“从西欧国家夺取政治与军事权力并施行文化保守政治议程”。这份文本上有一个签名,叫“安德鲁·贝维克”,应该正是布雷维克的假名。

  文件中还有一部分文本,讲述他如何为了准备这次袭击而苦心经营着矿业与农业生意。整份文件以一句令人毛骨悚然又意味深长的句子作结:“我相信这是我最后一次记录,现在是7月22日,星期五,12时51分。”当地时间15时20分,奥斯陆政府大楼附近发生那起造成至少7人死亡的爆炸。

  布雷维克还曾在YouTube网站上发布了一段12分钟的反穆斯林视频,视频名字就叫《圣殿骑士2083》。这段视频夹杂着几张他的照片,显示他身穿一件紧身潜水衣,手持一把自动枪械(上图)。X097

  欧洲极右势力

  缘何全面兴起

  多元文化失败

  民族主义抬头

  安全专家认为,挪威及北欧、西欧地区其他国家安全部门近年来过于专注防范宗教极端主义,忽视其他形式的恐怖主义,甚至给极右翼扩张势力提供了借口。一些媒体评述,极右翼势力已经渗入不少欧洲国家政治主流,挪威发生的悲剧应当促使欧洲采取行动遏制本土右翼极端主义。

  博览基金会23日发布消息说,布雷维克是瑞典一个名为“北欧人”的新纳粹论坛的成员。这个论坛注册成员有2.2万人,讨论内容“经常呈现种族主义性质”,论坛中不少帖子煽动暴力,推崇怂恿“暴力革命”。

  英国《泰晤士报》认为,极右翼势力抬头有不少原因,比如外来移民不断增多,客观上给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再度兴起提供了基础;此外,近年来,极右翼言论似乎摆脱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禁忌”,甚至一些主流政党也无所顾忌。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在许多欧洲国家内部引发排外情绪,极右翼势力得以迅速扩张。例如,瑞典民主党去年9月在议会选举中赢得5.7%的选票,首次进入议会。这个极右翼政党被指责带有种族主义倾向,对外来移民持敌视态度。

  布雷维克在“宣言”中抨击欧洲国家旨在包容不同族群的多元文化政策。《泰晤士报》提到,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近期同样“唱衰”多元文化主义。去年10月,默克尔告诉执政党同僚,在德国构建多元文化社会、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快乐生活的努力“彻底失败”。同年8月,法国以改善社会治安为由大规模驱逐罗姆人即吉卜赛人;4月,比利时禁止在公共场所穿着遮蔽全身的服饰……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挪威政治家米勒24日发表文章,认为过去10年,“我们无休止地辩论‘我们’宽容的界限何在”,总是强调“我们”有别于“他们”即伊斯兰世界……然而,布雷维克的所作所为却足以让欧洲人警醒。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