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D3115次动车脱轨坠桥 > 11动车坠桥评论

评论:重树信任首要做到安全保障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7月27日04:15

  本报特约评论员陈家兴

  铁路部门最需要着眼于安全,从理念到制度,从技术到管理,从运行到维护,拿出实实在在的过硬的安全质量来,才能赢得公众的安全信任。

  继5天发生6次故障之后,京沪高铁25日在安徽定远附近突发供电设备故障,造成20余趟列车晚点。尽管没有生命之虞,但在晚点的这3个小时里,“车厢内漆黑一片,很多人闷热难当,满头大汗”,乘客的心理煎熬是漫长的,也再次引发人们对高铁的信任危机。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是合格的,我们仍有信心。”央视评论员说:“不能把技术先进,就等于合格,就等于拥有信心。”网上有声音说,追尾事故是动车不是高铁,不要把火烧到高铁身上。在各自语境里都有理,但是公众关心的是坐火车的安全,是敢不敢把身家性命交给这种高速行驶的列车。如果铁路部门不能给公众以这种安全的信任,坐火车就没有安全的信心。即使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必须要坐,也是提心吊胆。

  动车、高铁的不断进步,也使昔日的路遥山隔不再是障碍,这一点我们不怀疑。同时,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者们,在极其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实现了诸多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我们要肯定他们为中国铁路发展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即便在谈论中国铁路安全话题的时候,这些成就和功劳,我们不能抹杀,也否定不了。

  但技术先进与安全管理、安全运行不是一回事。一定程度上,对于乘客和公众而言,技术、管理、运行都是铁路部门的事,安全才是公众的核心利益和关切。因而,铁路部门最需要着眼于安全,从理念到规范,从技术到管理,从运行到维护,拿出实实在在的过硬的安全质量来,才能赢得公众的安全信任。光在那里凭空谈“相信”是没有用的,公众需要的是确实到位的工作,是用事实说话。因为人是最关键因素,没有人的不折不扣执行,理念、制度、技术、管理、运行、维护都是靠不住的。

  的确是新手上路,需要磨合,但不必用事故发生概率、自然客观因素来遮蔽人为因素。出了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从人身上找原因往往是逼近事实真相的办法。

  为今之计,中国高铁当以安全为导向,把赶出来的工期赶回去,老老实实地遵循安全的规律与法则,调试、检测、梳理,把安全隐患排除出去。需要彻底来一番亡羊补牢,因为发生事故是平凡生命伤不起的。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