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假军车每年逃避税费10亿元 伪造证件最高判十年

来源:北京日报
2011年07月27日08:12

  新华社记者 杨维汉

  最高人民法院26日对外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武装部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司法解释将于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假冒军官诈骗危害大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当前,妨害武装部队标志性物品管理秩序的犯罪活动猖獗,手法不断翻新。突出的是利用标志性物品进行各种诈骗活动,如利用假公文、证件、印章、军服,伪造军官身份,为他人办理假入伍、假入学等,诈骗财物,招摇撞骗,危害日趋严重。

  从人民法院查处的案件看,犯罪分子往往假冒武装部队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如军以上领导机关、军事院校的工作人员等,并具有连续作案、团伙作案,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等特点。有的犯罪分子假冒军官身份实施诈骗,严重损害军人形象;有的将假军车开进重要军事场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巨大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国家为保障战备给予军车的特别政策,利用假军车进行逃税、逃避缴纳过路过桥费等违法犯罪活动,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估算,仅此一项每年就给国家造成约10亿元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2009年2月,针对涉军用标志性物品违法犯罪活动出现的新情况,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作了修改,规定“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孙军工介绍,为正确实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这部司法解释,对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现行装备的制式服装,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军车号牌等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伪造部队证件最高判十年

  针对妨害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的行为,司法解释结合当前此类犯罪的发案特点,特别是公文、证件、印章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确定了较为严格的入罪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印章一件(枚)以上,军官证、士兵证、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或者其他证件二本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印章五件(枚)以上,军官证、士兵证、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或者其他证件十本以上的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军装可判刑

  为依法惩治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犯罪行为,司法解释从数量和数额两个方面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关于数量标准,司法解释规定,非法生产、买卖成套制式服装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装一百件以上,或者帽徽、领花、臂章等标志服饰合计一百件(副)以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关于数额标准,司法解释规定,非法经营数额两万元以上的和违法所得数额五千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针对妨害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管理秩序犯罪行为较为突出的实际,司法解释规定,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军以上领导机关车辆号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车辆号牌三副以上的,或者军徽、军旗、军种符号、其他军用标志合计一百件(副)以上的,或者非法提供、使用军以上领导机关车辆号牌之外的其他车辆号牌累计六个月以上的,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