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城市内涝频发排水系统疲软 治水理念须调整(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7月28日12:24
武汉公交车城“冲锋舟”。
武汉公交车城“冲锋舟”。
重庆交通瘫痪。
重庆交通瘫痪。

  去某城“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让表面光鲜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击

  城市内涝频发,排水毛病出在哪里?

  入夏以来,随着雷雨天气频繁光临,广州、武汉、北京、南京、郑州等多个城市发生内涝,让城市排水系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去某城“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给当地民众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埋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筋络”。我们的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设计标准不匹配建设速度?快速扩张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设计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律?

  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

  暴雨过后,座座“水城”骤然现身。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3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甚至扩大到干旱少雨的西安、沈阳等西、北部城市;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78.9%,其中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高速建设的城市,光鲜的外表下,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究竟出了什么毛病?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排水系统设计标准问题。

  世界上有两种下水道。其一为俄罗斯式的下水道。该国地处高寒,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口径小。国内城市下水道除了青岛(青岛下水道是100年前德国人建的)等少数城市,基本上是学习俄罗斯的经验。

  然而,我国800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线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在该线以南的城市排水系统搞俄罗斯那一套,已经不能适合我国国情。

  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是导致内涝频现的重要原因。以上海为例,有调查显示,2008年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约为60%,其中内环以内98%,内外环间61%,外环以外仅有36%。其他城市则更不容乐观。

  地下跟不上城市建设速度?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这句话在最近的中国被频繁引用着。入夏之后,全国很多城市在暴雨的“洗礼”之下变成了“落汤鸡”,当反思下水道的现状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面前: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地下管网设计之间的不匹配,已经越来越成为内涝频发的关键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加之当时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偏低,相关部门对下水道等基础市政工程的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急速扩张。以北京为例,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平方公里,10年间翻了一番。

  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表示,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在谈到南京城多处出现积淹水的原因时,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南京现在的管网设计是“一年一遇”至“三年一遇”的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基本适应南京的常规情况,但原有的国家规范不可能按最大值去考虑,因此遇到特殊的恶劣天气,会出现积淹水。

  “城市化率超过40%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已从初期发展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城市管理应该更加精细化。”住建部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正在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标准中进一步强化了内涝防治、排水系统排涝能力校核、雨水调蓄等方面的要求。新修订的标准颁布实施后,各城市应按新标准,评估城市排涝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加快进行规划和改造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设施。

  城市设计应自然与科学结合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太低”是广受网友指责的一大焦点。有网友疾呼,“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

  然而,是否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在专业人士看来,内涝的原因,管网建设标准过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更大的角度看,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该更多地尊重自然。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水利学会顾问刘延恺看来,城市面积无限扩大,硬化地面越来越多,是造成积水的主因。“过去城市没有那么多光滑硬地面,不少雨水渗入地下。而且过去城市周围有很多农村、农田,水要排出去很容易。可是现在城市越铺越大,水泥地等硬地面还把原有的透水地面盖住了,排水流量肯定会加大,容易造成积水。”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表示,如果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新的城市规划没能遵循城市原来的自然地理格局。

  “6月23日北京暴雨中,积水严重的地方都是把原来的水系网格局改了的地方。”史培军说,“反之,西方的城市规划多是按照城市所在地自然景观格局依山傍水而建。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太不尊重和没有考虑到大城市布局和原来自然地理格局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来大雨成水灾,下大雪成雪灾。”

  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解决城市内涝,不能一味地排,更应该把雨洪看成一种资源,为我所用。“将内涝归咎于排水管网,是抓错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所有绿地能比地面低20厘米,城市绿地就可以承担起滞洪的作用,那么暴雨积水问题就能基本解决。”

  “城市治水理念必须要有大的调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表示,眼下当务之急是明确职责、整合力量、认清城市水患的风险分布特性与演变趋向,在提高排涝标准的同时,要考虑如何恢复与增强必要的雨洪调蓄与渗透功能,尽快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宗河)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UN90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