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陈桥顿带动三千企业家与四千户优抚对象结对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7月29日04:11
  陈桥顿(上图)事迹发布会昨日在珠岛宾馆举行。 记者顾展旭/摄

  20年来个人出资1600多万元资助烈军属

  本报讯 (文/记者杨明 通讯员杨小刚、谢雨永 图/记者顾展旭)“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张运兴整天乐呵呵的,前来探望他的贵客络绎不绝,他们中有民营企业家,也有政府领导。面对左邻右舍羡慕的目光,张运兴感慨地说:“多亏了"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让我们这些优抚对象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广东省惠州市,像张运兴这样受益“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备受关心的优抚对象,足足有4000余户,响应的民营企业家达3012人。创建和推广这一制度的带头人,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桥胜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桥顿。日前,这一创新之举得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委的充分肯定,并要求推广。

  帮扶烈军属脱贫致富

  提起陈桥顿,沥林镇80多岁的烈属张新娣总是老泪纵横。张新娣的丈夫曾是东江纵队战士,在战斗中牺牲,撇下她孤苦一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陈桥顿就主动照顾老人生活。老人眼患白内障,无力支付手术费,陈桥顿得知后,不仅包下她的全部医疗费用,还每个月给她生活费。平时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都关怀备至。老人膝下无儿,却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有一句话,常挂在陈桥顿的嘴边:“要让死去的人安心,给活着的人信心,社会才能更美好。”

  陈桥顿的家乡是块革命的热土,曾养育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一大批革命家和著名将领,著名的东江纵队就战斗在这里,因此烈军属比较多。从1993年起,他先后和9户贫困烈军属结成联系户,帮扶他们脱贫致富。烈军属家庭经济拮据,他慷慨解囊;烈军属家房屋漏雨,他亲自带人维修。

  富裕后首先想回报社会

  七岁那年,陈桥顿得了重病,生命垂危,父母一筹莫展之时,被前来义诊的解放军医疗队挽救;又有一次,他在河边玩耍,不小心失足落水,生死攸关之际,还是被恰巧路过的解放军战士救起。两次救命之恩,让从小就想当兵报国的陈桥顿,对军队更加情有独钟。然而,由于客观原因,他的军人梦没有实现,却一步步走上企业兴国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拼搏,陈桥顿从一个建筑队小队长成长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富裕起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用财富拥军优属,建设家乡,回报社会。“一个人不要等到很富了才去做好事,只要有点能力就行,帮人没那么难。财富就像肥料,撒播出去才最有意义。”就这样,近20年来,陈桥顿先后出资1600多万元资助烈军属、困难群众和支持部队建设、老区建设。

  惠州把帮扶行动制度化

  陈桥顿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建立一种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所以,他发出倡议,由镇民政办牵头,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民营企业“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镇民政办迅速对全镇烈军属和优抚对象进行摸底造册,由民营企业主自愿与烈军属结成联系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很快,全镇29户烈军属当年全部与民营企业主建立了帮扶联系。镇民政办则通过登记本,定期了解企业主对承诺的落实情况。这一做法在惠州全市得到快速推广,目前,惠州全市有3012个民营企业主与4000余户重点优抚对象结成了“拥军优属联系户”对子。

  受“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启发,2007年4月,惠州市委、市政府规定市、县(区)、镇(街)党委领导每人联系8户,市、县(区)、镇(街)政府领导每人联系5户,各级领导所建立的联系户不能重复,重点帮扶在企业下岗、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以及烈军属、残疾军人等。目前,仅在博罗县,就有98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该县1000多户优抚对象建立了联系户关系。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