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公车总量信息缺失致难评价 信息公开意义需肯定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07月30日06:34

  《瞭望》文章:“阳光”初照公车改革

  要充分肯定各部门公车经费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为公车专项治理和改革的深化做好基础性铺垫工作

  文/南辰

  多个部委近期陆续公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其中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成为关注焦点。然而笔者注意到,虽然在各部门公开的公车经费中,清晰列出了公车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有的还公布了2010年采购新车数量,但由于公车总量信息缺失,公众很难推算出各部门车均运行费用,细致地比较和评判自然无从“下嘴”。

  笔者注意到,此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公布了北京市的公车数量。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虽然北京公车统计的口径引起了公众对公车定义的一些争议,但这种公开毕竟是全国首次,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和积极意义。

  近日,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市财政局公布2010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1.3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9.1亿元(购置费3.3亿元,运行维护费5.8亿元)。因此,从解剖“麻雀”的角度看,率先公开“狭义公车数量”这个“分母”,并后续公开公车运行维护费用和购置费用“分子”的北京,无疑更具有典型性。

  其实,评判各部门公车经费的多少不能只看绝对值的大小,应当在清晰公开部门公车总量的前提下,参照部门总人数以及工作特性,折算出单车运行费用。由于目前有关部门针对公车采购制定了清晰的排量和价格标准,因此,下一步公车专项治理和公车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公车总量削减以及公车平均运行费用降低上。尤其是从地方出现的一些情况看,目前公车运行维护环节往往隐藏高开发票、滥开发票等猫腻,需要严加监管并挤出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除特殊公务车外,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至今已经运行几年。这意味着在没有影响办事效率的前提下,几年中各地、各部门公车五分之一的运力在工作时间被“闲置”。下一步,这部分被限行的“公车运力”应当通过拍卖裁撤,进一步压缩各部门公车开支。

  笔者注意到,油价和路桥费上涨、部门工作特性等成为一些单位公车经费居高不下的“解释”。对此,更离不开明确公车数量后的细致比较和测算。笔者建议,应当把一线执法(勤)车和一般公务用车经费分列,既公平体现一些部门工作特点,又能避免浑水摸鱼。而各部门对油价和路桥费的关注则充分体现了信息公开和监督的力量。

  过去,对这两样价格敏感的似乎只有社会车辆,花公款的公车对油价和路桥费不太在意。现在看,有关部门在信息公开背景下的监督氛围中,要逐步扭转用车价格上涨、经费自然要上调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油价和路桥费越高,公车使用越是要节约、经费越是要压缩的思路上。

  不能不说的还有公车改革与大城市治堵的关系。从民意的角度看,通过限行、限牌等行政强制手段治堵之前,公车一定要先受到足够的监督和约束。公车数量不增长只是低层次的目标,与民意对公车改革的期待还有距离。

  近期,深圳市交警局决定大运会期 间对私车不强制限行、对公车大比例停驶,在网络与各地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中被“顶”、被“赞”。媒体报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尝试,深圳“绿色出行,给力大运”倡议已有近千家社会组织参与,申报停驶车辆超过4万辆。

  在谈及自愿停驶行动的意义时,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单双号限行几乎是每个城市在举办重大活动时的通常做法,但在深圳这样一个年轻而且富有公益心的城市,以行政强制的方式做出规定,不仅挫伤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而且会给市民带来不便。王荣说,如果在交通出行上,深圳能够建立一种自我的或者自动的调节机制,可以协调正常时期和非常时期的机动车出行数量,城市管理就会变得相当有效率,远比政府通过不断发布通告的管理方式更为理性、更为有效、更为民主。

  与对私车财产使用权的尊重对比,深圳对公车的约束却相当严格:8月4日至24日,深圳市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车辆在大运会开闭幕式当天停驶80%,赛事期间则停驶50%。笔者认为,深圳对待私车和公车管理“一松一紧”的创新做法,不仅对全国其他举办运动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城市有示范作用,也预示着未来城市管理者在“治堵抉择”中对待公车和私车不同的政策方向和民心所向。

  今年在全国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目前专项治理工作已全面进入清理纠正阶段,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笔者认为,要充分肯定各部门公车经费信息公开对公车专项治理和改革的推进作用;同时,要做好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进一步公开公车数量,完善公车各项考核机制,为公车专项治理和改革的深化做好基础性铺垫工作。□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