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第14届国际泳联世锦赛闭幕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1年07月31日20:46
体育,让城市更精彩

  写在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闭幕之际

  新华社上海7月31日电(记者 杨金志、王蔚、吴霞)16天的奋力拼搏,16天的精彩纷呈。7月31日,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落幕。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世界再次聚焦上海,“东方明珠”愈加璀璨迷人。为国添彩的“中国军团”,击水遨游的各路健儿,共同演绎一出“水的礼赞”;动听悠扬的主题歌曲,以人为本的服务接待,尽显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热情好客的志愿者,文明友善的观赛人,衬托出昂扬向上的城市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是对上海体育事业的促进,也是上海进一步融入世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上海的游泳等水上运动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国际间体育事业交流进一步增强。

  爱国精神的升华 世界水平的迸发

  0.01秒!

  7月26日晚,上海世游赛“海上王冠”体育馆里,全场观众疯狂地喊着,叫着,在看台上掀起一阵又一阵人浪,用所有他们能够想到的方法表达内心的狂喜,跺脚声和欢呼声几乎要将屋顶震塌。

  聚光灯下,赵菁振臂长啸,尽情享受着人们的礼赞。这个晚上,奇迹属于这个20岁的中国姑娘。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从前半程50米的第五到最后领先第二名0.01秒的第一名,赵菁实现了逆转,“海上王冠”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在7月的上海多少次上演!泳池对决中,同样逆转取胜的“小花”叶诗文、豪取长距离自由泳金牌、打破1500米世界纪录的阳光男孩孙杨;跳台跳板上,包揽十金的中国跳水“梦之队”;水球大战中,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的中国女队;花游赛池里,七次站上领奖台的东方“美人鱼”们……

  在中国首次举办的游泳世锦赛上,中国健儿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着家乡父老的厚爱。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凝神专注,激动的眼泪湿润了人们的眼眶。

  世游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游泳赛事。来自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本届游泳世锦赛,经国际泳联审核通过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共5724人,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其中运动员2200多人。

  美国运动员罗切特,一个在北京奥运会上开始显山露水的希望之星;三年之后,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奠定了自己的世界巨星地位。7月28日晚的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罗切特再次战胜队友菲尔普斯,并且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今晚我证实了,穿传统泳衣也能破世界纪录。”罗切特更是在证明,体育运动的主宰永远是人;“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人追求的永恒目标。

  游泳世锦赛,让人感受深刻的不仅有“力”,还有“美”。花样游泳的赛池里,俄罗斯姑娘伊先科用美轮美奂的表演“征服”了裁判,震撼了观众。从小研习艺术体操的她,在池中宛若一位芭蕾舞者,将力量与速度、优雅与华丽演绎得淋漓尽致;赛场外的她优雅而温婉,脸上总是挂着从容的微笑。参加6项比赛的伊先科,收获了6枚金牌。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上海世游赛组委会主任韩正说,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是泳坛健儿追逐梦想的舞台,相信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位运动员都将展现非凡的信心和勇气,奏响自我超越的华丽乐章。

  如今,经历过世游赛的洗礼,健儿们已是自信满满,豪气干云。下一站,伦敦奥运再出发!

  一流“软件”凸显“软实力”

  一届精彩的世游赛,不仅让全世界见识了“海上王冠”、“玉兰桥”、“月亮湾”这些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也让世界见证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软实力”。

  “就像呼吸随浪花起伏汹涌,让臂膀划出生命最初的律动。就像碧海在远方拥抱天空,让心与心在此刻相逢,我们一起泳动,让全人类分享蓝色的光荣……”

  上海世游赛上,组委会专门出品的一曲《泳动》不仅打动了无数听众,更被国际泳联执委会确定为新会歌。“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音乐人创作的大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会歌,也是上海对国际泳联、中国对世界游泳运动的又一贡献!”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游泳世锦赛组委会执行主任赵雯对记者说。

  上海世游赛不仅为人们奉献了动听悦耳的主题歌曲、简约大美的开幕仪式,事实上,从广受中外记者青睐的中英双语版“赛事新闻服务平台”,到洛阳纸贵的《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2011传播手册》,无不体现着广大世游赛参与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彰显着城市管理的“软实力”。7月24日,最受关注的游泳比赛开始。早上8点40分开始,大批观众赶到预检口,队伍一度排到了地铁出口处。“我们立即将隔离栏变为蛇形通道,增派人员加开安检口;抽调民警来回巡视,维护秩序;在市民广场上用喇叭喊话,合理将人流视情况分流至东西两个预检进口,”曾在上海世博园区执勤的民警华伟峰说。“不一会儿"长龙"就消失了。”

  世游赛的公开水域比赛在金山区“城市沙滩”举行。“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水域可以全部封闭,取消市民游泳区,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不影响市民的消暑休闲需求,”金山公安分局世游赛安保办主任鞠悦斌对记者说。“组织方的办法是,用隔离网隔开专用泳道和公共游泳区域。我们尽可能地把封闭区缩小,把更多的地方让给市民休闲。”

  为了照顾好参赛人员,上海各个接待单位都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世博洲际酒店接待的是美国游泳队,为了让身高1.93米的“飞鱼”菲尔普斯和其他队员们睡得舒坦,酒店特地提前改造了30多张床,统一加长到了2.5米。东锦江大酒店则为所有在世游赛期间过生日的运动员,送上一个精心烘烤的印有世游赛标识的小蛋糕和一份来自全体员工的生日卡。

  便民不扰民,同样是世游赛接待的基本原则。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是指定接待酒店,同时还面临着接待几个400人以上的婚宴以及旅游团队的情况。在确保世游赛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浦东新区旅游局在组织方与酒店之间穿针引线,为酒店新增开了一扇安全门,满足了其正常经营的需求。

  城市精神的“大检阅”

  上海世游赛,让全世界领略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世游赛期间,3000多名身着红衣黑裤的青年志愿者被昵称为“小番茄”,他们劳碌的身影给中外观众和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半个多月时间里,这些“90后”们顶着接近38摄氏度的高温,夜以继日提供贴心服务,活跃在竞赛服务、观众服务、行政接待、新闻传播、交通保障、国际联络、食品安全、兴奋剂检测等十多个领域。

  在花游比赛中,观众能欣赏到中国队蒋文文、蒋婷婷的双胞胎“姐妹花”组合;而花游池畔也有志愿者双胞胎组合,她们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宋瑛和上海海洋大学的宋琦。泳池边,姐姐宋瑛服务于内场摄影,妹妹宋琦的岗位在成绩公布组。同在一个赛场,两人却很少碰面。宋瑛笑言:“总是远远看见妹妹忙碌的身影,却不能走近,这也算是"距离产生美"。”

  精彩的比赛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运动员,还需要世界一流的观众。每个晚上,当泳池边的“星光大道”徐徐打开,选手们鱼贯入场,全场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却又能在哨声响前突然静默。“那天比赛结束后离场,看到大家都把身边的垃圾收拾起来,周围没有留一张纸片,心里特别自豪。”观众马骏感触良深。

  文明热情的观众,成了上海递给世界的又一张名片。“观众们特别热情,震耳欲聋的加油助威声使我们很受鼓舞!”陪女儿前来参加花游比赛的意大利人卡拉·莱逊说;“观众观赛很有秩序,特别是散场时候,大家都能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散场,太神奇了。”从英国前来观赛的克拉克说。

  “这是迄今最好的一届世锦赛,”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马戈利奥内在上海世游赛落幕之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没有上海市民的热情支持,没有上海与国际泳联的良好合作,没有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有本届世锦赛的圆满成功。

  作者:杨金志 王蔚 吴霞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UN93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