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滨)今后,在北京申请开办小食杂、小百货业等“小门脸”,将有面积、安全设施方面的特殊要求。据北京市工商局昨天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商局对不适合北京定位的业态进行了调研,确定了小发廊、小旅店、小餐馆、小百货等17类作为提升产业业态、提升服务水平的重点行业。
“小百货”提高准入门槛
北京市工商局局长杨艺文表示,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要求,配合首都人口统筹管理政策的实施,工商部门将对提升业态实行严格审批准入,严格审查投资人身份材料,加强住所登记管理,并正在制定小食杂、小百货业的登记准入标准。
记者了解到,工商部门对小百货、小食杂店将在经营面积、住所审查等方面设定基本条件限制。比如要求房屋具有合法性,登记注册时需提交房产证等合法证明文件,也就是说,一些临街搭建的违章建筑肯定不行。另外,原有的小百货店登记没有要求具体经营面积,以经营者填报的为主,今后将会设定一个具体面积数,要求不能低于这个标准。据悉,市工商局将参照商务部有关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的标准,同时征求市商务委的意见,制定出台具体细则。
“像目前有些小门脸只有十几二十几平方米,今后肯定不合标准,也不符合安全设施要求”,市工商局相关人士透露,有关小食杂、小百货业的登记准入标准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出台,然后利用一到两年时间对原有小门脸进行规范,督促其整改。
临界食品设专区销售
快到保质期的食品是偷偷捆绑销售还是明示售卖?北京市工商局在全市推行了“临界食品”专柜制度,全市约130家超市已专门设立了“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将快到保质期的食品归置到一起统一标示、销售,方便消费者区分购买。
此前超市为了保证不销售过期食品,通常会把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提前退回给厂家,由厂家处理,但退市后厂家的行为往往处于监管盲区。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过设专区销售,既减少了商家的经济损失,又让市民得了实惠。
海淀区是目前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最多的区域,共有78家。在海淀万柳华联、美廉美、城乡仓储等超市的食品销售区,醒目地悬挂着“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这里有的食品价格要便宜近一半。超市人员说,这些临期食品一般都实行打折销售,每天都要补货好几次,主妇们光顾得比较多。市民孙女士说:“距离保质期多长时间算是临界期?希望能对临近保质期的期限有个更具体的规定。”
投诉量居高不下将被约见
对于投诉量居高不下的商品和服务,北京工商局也有了新举措。市工商局12315消费投诉举报中心主任韩淼告诉记者,今年首次实行了约见制度,第一个针对的就是投诉居高不下的手机商品。
“手机投诉历年都位居榜首”,韩淼说,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到1000多起投诉,从今年4月份起,工商部门通过对近3年手机商品投诉数据的专项分析,对投诉量排名前4位的生产厂家进行了两次集中约见,就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等问题给予行政提示,要求其进行整改。如果整改不好,工商局将对外进行曝光。
据介绍,这种约见制度将成为一种敦促解决投诉的常态措施,一些热点领域和行业一旦出现投诉量大、投诉集中等情况,市工商局都将采取集中或个别约见的行政措施,敦促其尽快整改。D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