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2011毕节网络媒体行 > 2011毕节媒体行消息

“同心工程”促毕节大坝村建民族团结示范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08月02日23:21
  这里邻近有着“贵州第一湖”美誉的支噶阿鲁湖,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71.7%,这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这里没有矿产资源,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辣椒和烤烟为主。毕节大方县鸡场乡大坝村,一个曾经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典型贫困村,在农工党和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成为了贵州全省首批1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之一。
每到正月间的“跳花节”,当地和附近的苗族同胞就在广场上欢庆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王虔拍摄

  每到正月间的“跳花节”,当地和附近的苗族同胞就在广场上欢庆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王虔拍摄

  民生工程改善村民居住生存环境

  过去的大坝村地势偏僻、环境恶劣、交通不便。2004年,深圳对口帮扶大坝村,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大坝至黄织路4.7公里的公路建设,结束了大坝村不通公路的历史;2007年,在农工党的大力协调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2万元,完成了村管辖下黑泥村民组100米通组路面的混泥土硬化,修通了大坝村民组两条总长度为1.5公里的通寨公路;2008年,麻窝村民组至岩头村民组的1.75公里通组公路修通。大坝村所辖四个村民组的公路状况全部得到改善。2010年投资40万元修建的小型提灌站解决了大坝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在修建基础设施的同时,同心民族文化广场、同心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的修建,民族民居的改造,生态小公园的修建和投资137万元实施的大坝村综合整治项目,都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生存环境。

毕节鸡场乡大坝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王虔拍摄
毕节鸡场乡大坝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王虔拍摄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逾3000元

  农工党帮助解决资金10万元,畜牧局、民宗局投资9万,在大坝村黑泥组组织20户农户,统一规划修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牛圈20间,兽医室1间,品改室1间,值班室1间,饲料加工房1间,作为集中养牛示范基地,每户补助资金5000元,作为买牛的启动经费,两年后收回本金滚动给其他农户发展,现畜圈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养牛、养猪大户20余户,畜牧养殖业发挥了应有效益。

  同样是在农工党的赞助下,大坝村黑泥组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与21户农户签订合同种植半夏100亩;大坝村大坝组规划种植刺梨1010亩。农民种地不再只是玉米烤烟,其它经济作物已凸显优势。

  昔日大坝村农民需要零用钱时只能靠变卖粮食、辣椒或自家养的猪,而今天,大坝村村民增收途径主要靠中药材、果林和养殖,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经济条件极大改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6%

  2007年以来,农工党通过协调,投入资金9万元,修建大坝村卫生室200平方米,同时捐赠价值18万元的药品和卫生室主要的医疗器械。2011年,大坝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6%。至目前,大坝村已为850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从前老百姓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2006年至2010年,大坝村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实施茅改、无房户建房、雪凝灾害受损房屋恢复重建、民族民居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园新村建设等工程。大坝村老百姓的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在农工党的帮助下,大坝村中有部分青年进京务工,增加了劳务收入。在各级部门的关怀下,大坝村“农家书屋”和大坝村文化活动广场建立了。老百姓在农忙之余可以看书学习、可以到广场娱乐消闲。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之余,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

  这里有着天然的美景,这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没有矿产,但适合种植中药材。这里曾经贫穷困顿,这里现在加速发展。毕节鸡场乡大坝村,在各界同心帮扶之下,正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循化发展的生态庭院、局部规范的特色庄园、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和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王虔)

(责任编辑:屠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