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解密达芬奇密码:涉假家具酷似“假洋名牌”服饰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08月03日17:16

  曾经钟情于达芬奇家具,一度把拥有它当成激励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达芬奇事件曝光,“受骗和受侮辱的感觉”在北京律师刘琳心中油然而生。

  今天上午,他的同事陈永福律师带着材料到朝阳公安分局报案,要求警方追究达芬奇公司虚假广告罪的刑事责任。

  律师认为,如果法院最后判决达芬奇公司构成虚假广告罪,他们的行为属于“消费欺诈”,消费者根据消法要求双倍赔偿的请求能得到法院支持。

  上午现场 律师报案 要求警方对达芬奇刑事立案

  陈永福告诉记者:“‘刑事举报状’要求警方依法对被举报对象涉嫌的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并调查和收集相关犯罪证据。刘琳临时出差来不了,委托我替他报案。但达芬奇这事我也很关注、很气愤,希望他们受到法律制裁。作为公民,我觉得我也有举报的义务,于是也把自己列为举报人之一。”陈永福说。

  今天上午10点半,报案人陈律师来到朝阳公安分局,经询问多个部门后,民警表示,朝阳公安分局不能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要求陈律师到达芬奇下属公司所在地的派出所,即六里屯派出所报案。

  陈律师赶到六里屯派出所后,经过请示领导,民警表示此案归分局经侦支队受理,让陈律师去经侦支队报案。截至记者发稿时,陈律师正赶往经侦支队。

  报案缘由 曾经钟情“达芬奇” 如今感到受欺骗

  刘琳是北京市双利律师事务所律师,他和妻子对高档家居产品情有独钟。

  刘琳告诉记者:“我俩经常一起逛达芬奇。因为达芬奇的家具太贵,一直没舍得买。但它的店内装饰、家具摆设还有销售人员的讲述,都让我相信它是中国市场上最好的家具。”

  刘琳曾向妻子许诺,等经济条件允许一定为她买一套“达芬奇”,而这一度成为他激励自己发展的动力之一。

  “没想到达芬奇被曝光了,我这才知道它是假洋名牌!”刘琳说。随着工商、海关等各部门通报消息后,达芬奇最终承认部分家具产在国内。

  刘琳表示,自己虽然不是达芬奇的消费者,但同样有种强烈受骗和受侮辱的感觉。根据他的法律经验,达芬奇的行为已经构成虚假广告罪。

  认为达芬奇符合虚假广告罪标准

  刘琳告诉记者,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结果、达芬奇的自认及消费者的讲述,均以媒体报道的形式发布过。而达芬奇的广告中宣称其销售的家具进口自意大利等国家。这些材料作为报案证据非常充分。

  《刑法》第222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司法解释,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只要满足“通过虚假广告取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或“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达到50万元以上”中的任意一条标准,就属于“情节严重”。

  刘琳表示,虽然案件还未进入刑事侦查程序,但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达芬奇两条标准都符合。“广告或‘软文’都可看做是一种广告行为,而达芬奇正是‘广告主’。”他认为达芬奇的行为涉嫌虚假广告罪,而且达到了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刑诉法有规定 不是消费者也能报案

  对于“他本人并非达芬奇的消费者是否有权报案”的疑问,刘琳表示,《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1款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所以说我有报案的权利,我希望政法机关能够查明事实,根据《刑法》规定对达芬奇追究相应责任。”他说。

  刘琳表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他到朝阳公安分局报案,是因为达芬奇的下属公司住所地就在朝阳区。即使选错了地方,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对于案件是否能被受理,刘琳很坦然,“我相信既然法律有规定,公安机关不会拒绝受理,顶多把材料移送给有管辖权的部门。”

  维权看点 消费欺诈官司必胜

  今年7月22日,盈科律师事务所向全国发布征集“达芬奇”家居消费者的维权公告,随后有近百名消费者表示要参加集体维权。

  该所律师介绍,这些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平均在100多万,最高的接近500万。如果消费者以欺诈为由要求双倍赔偿,索赔数额将超过亿元。

  对此,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的邱宝昌律师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去公安局报刑事案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取证难的问题,一旦刑事立案,司法机关将进行调查取证,能更加深入全面地查明事实;二是刑事判决书对虚假宣传、欺诈的认定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审判的重要参照,当事人的双倍赔偿主张有可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从法律经验上判断,如果达芬奇公司构成虚假广告罪,其行为自然属于“消费欺诈”,消费者以欺诈为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主张权利,要求双倍赔偿的请求,应该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达芬奇回应 “有必要报案就报吧”

  对有人报案要求警方追究达芬奇公司“虚假广告罪”一事,昨天下午,达芬奇公司公关部的陈峰先生表示,公司尊重消费者的权利,“如果有必要报案就报吧”。

  “有问题营业执照早被吊销了”

  陈峰坚称达芬奇没有造假,如果消费者怀疑有质量问题可以去检测,确有问题的达芬奇会联系生产厂家赔偿。

  他认为关于“假洋品牌”的报道是不属实的。目前没有任何机构定性达芬奇造假。公司承认的问题只是“宣传语言有些不规范”而已。

  他说,各种高端名牌都可能有质量问题,但不足以推论出企业是“假洋品牌”的问题。提及“一日游”,陈峰表示,许多国际奢侈品都在中国代工,只不过是不愿透露这个信息。

  “我们现在还在营业,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的话,营业执照早被吊销了。”陈峰说。

  “没违犯刑法 还使消费者受益”

  昨天深夜,达芬奇公关部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进一步阐明态度:至今没有任何执法部门认定达芬奇存在“造假”行为。

  达芬奇公司坚称,其代理的意大利品牌的家具,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证明材料均为意大利进口。而美国品牌中的部分中国生产产品通过上海保税区进口也完全合法。这样的方式省去了海运物流费,商品价格得以降低,消费者是受益的。

  达芬奇公司强调,达芬奇的经营活动并未违犯中国任何刑事法律,公司也将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恪守这一原则。

  新闻链接

  达芬奇家具是国内家具高端品牌之一,1994 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零售店,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指出达芬奇公司销售的包括卡布丽缇等品牌天价家具,并不像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所用原料也并非其宣称的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

  经检测,一些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7月13日,达芬奇家具公司在北京召开“情况介绍会”,CEO潘庄秀华泪流满面,哭诉心酸创业史。之后开微博向消费者致歉,但未提及赔偿事宜。

  文/记者 付中 闫新红 实习生 王晓飞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